如此硬生生堆高到超過限度,實力才有可能再次上升。
這就類似上一世,自身賺了大錢後,不願再拼搏。
若安於現狀,還能維持,最多慢慢掉隊。
但有些人既不想太辛苦,又想發財,那自然只能走“歪門邪道”。
這樣的成功必然留下後患,根基虛浮,與一步步上來的人沒法比。
二十年前的一庭四國,第三輪強者圈子並不大,有名有號者不過數百,算上悶聲發大財者或許有一兩千。
其中明確畏縮惜命者不過百人左右,大概十幾比一的比例,每出一個都會被各勢力記錄下來。
一來是要記住,這類強者已不可靠,危急時絕對會跑路。
二來這類強者當前的實力就是其戰力上限,以後各大勢力對他們的態度、待遇,只會在這既定上限之下,不可能超出。
畢竟他們喪失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可能。
與之相反的是,北漠蘇家兄妹在一場場大戰中進步神速。
短短數年時間,從最早拿兩隻血詭都沒辦法,到如今獨佔四五隻血詭,實力已與其他武尊拉開了檔次。
兄妹兩人在一庭四國中的聲望與日俱增,得到的支援力度越來越大。
只要不死,他們就保留著晉升武聖的機會,有朝一日未嘗不能成為大武的擎天玉柱,架海金粱。
即便再退一步,最後這兩人慫了,跑了,實力在武尊這一檔內仍然頂尖,是旁人惹不起的存在。
有鑑於此,一庭四國的支援不似往日那般扣扣索索,陸續加入一些勢力核心成員。
這些人的共同之處是天資不差,實力不弱,北漠防線是其最好的磨刀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頂住壓力就可以作為各大勢力的重點培養物件,若是頂不住,以後各種資源就不浪費在扶不起的廢材身上。
各大勢力在總人口裡佔比不大,可絕對數量卻不少。
貧瘠荒蕪的北漠國都有數十億人口,整個大武總人口數百億,統治階層哪怕只佔萬分之一,也有數百萬人。
大勢力出身的人平均天資普遍高不少,百姓裡萬中無一的天資,在大勢力那裡數千人裡就有一兩個都不奇怪。
之前天資好的人未必是嫡系,大多享受不到充足資源。
而比起毫無根基,從頭開始的百姓,旁支又擁有從小打下的習武基礎,起點更高。
比起從小錦衣玉食,嬌生慣養的嫡系,旁支渴望提升實力與地位的人更多。
現在行不行無須多言,去戰場用軍功證明自己,勢力會給出更多支援,旁支庶出的天才自然迅速冒頭。
北漠防線的形勢逐漸危急後,大小勢力也不敢再大玩甚嫡庶有別。
妖詭可不認這個,其它勢力也不認。
在這混亂的世道,不能打更是原罪。
誰不竭力挖掘自身人才,就是自甘墮落,最後先完蛋的肯定是自己。
真出現庶出上位,有幾人會六親不認,甚至滅親證道?
頂天了嫡庶倒轉,勢力依舊,還是活得比其他普通人更安穩。
尤其是蘇玉樓和蘇玉卿這兩人,堪稱如今的大武“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