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那些數理化做題家們口中“做題的快樂”,顧恪終於懂了。
因為他如今也是大武的“武學做題家”。
瞭解武學修煉原理,就在記各種武學“公式”。
分析、參悟武學,則是靈活應用公式,將每一門武學作為一道大題,一點點拆分,吃透。
系統給的幾門武學就是最好的“公式大全”。
用它們反向拆解大小姐和柏姐給的各種武學,就能理解大武這邊的“做題思路”。
看題是題,這是第一步。
然後就是試著改動這些大武武學裡的疏漏,從最簡單的下品開始,逐步到中品上品。
看題改錯,這是第二步。
走過前兩步,武學做題家的基礎才算打牢。
再來看系統給的幾門上品和超品武學,以及融合出的成品,依然繁複玄妙。
但他已能抓住重點,一點點理清其中的蘊含修煉原理、設計思路、得失取捨。
到了這裡,他不再是單純的做題家,而是站在“出題家”的角度來思考題目。
如今顧恪要再對梅蘭竹菊說自己是練武奇才,絕非玩笑。
至少在武學理論知識上,他足以與大小姐和柏姐坐而論道,作梅蘭竹菊的老師更是綽綽有餘。
當然,他進步的如此之快,最根本的原因是有系統給的幾門武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學過數理化的中學生都懂,正確的公式定理就是在奠定學科的基礎。
有了它們,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進,而不是從頭開始。
若不是以系統武學裡內含正確“公式”為出發點,單憑他自己發現總結,起碼得花費十幾,甚至幾十年時間。
他的時間雖多,卻也不想過多浪費在重複性工作上。
閒了快兩年的小滿,終於重溫了初學武時的感覺。
中上品武學與超品武學的區別,類似小學數學與高等數學,難度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好在顧恪先吃透了九柔降龍要術,將其拆解,由淺入深,步步推進。
對於教學速度,他毫不急躁,每日一個時辰即可。
小滿性子本就有些急,他這當老師的自然得中和一下。
反正對小丫頭的預期也不高,三五年內升武尊,二三十年內入個武聖就行。
……
轉眼間,兩年時光匆匆而過。
大武五百一十七年三月,玉龍洞府裡雨勢綿綿。
春鳩鳴野樹,細雨入池塘。潭上花微落,溪邊草更長。
豬牛羊馬們躲進了窩棚,享受著雨天裡溫暖乾燥的小窩。
鴨鵝們卻是精神抖擻,有些在雨中悠閒地散步,啄食牧場內的蔬菜草籽。
另一些則成群結隊下到河裡、池塘、湖中,歡快地游來游去,順便抓些小魚小蝦,補充營養。
顧恪坐在玉龍峰腰書房附近的涼亭中,拿著無名之筆隨手寫寫畫畫。
一旁只有薩蘭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