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湖邊,兩條狗子停下,隔著幾丈距離搖頭擺尾,鼻腔中發出嚶嚶嚶的聲音。
小滿以血氣恰到好處地停住飛快的冰橇,剛好把這兩條搶著邀寵的狗子撞開:“老顧,今天吃年夜飯啊,怎麼是叫它們吃?”
顧恪理所當然:“你倆可沒它們聽招呼。”
小滿張張嘴,竟發現自己無言以對:這人怎麼能跟狗比呢!
薩蘭珠解開狗子身上的皮套、韁繩和特製釘鞋,口中笑到:“那可不一定,你要說有好吃的,小滿肯定比它們跑得還快。”
小滿不假思索,飛起一腳。
薩蘭珠輕飄飄地躲開,口中大笑:“啊,被我說中了,小滿要殺人滅口。”
兩人又在湖邊嘭嘭啪啪地打了起來。
兩條狗子夾著尾巴,溜到顧恪和小萍兒身旁,需求庇護。
顧恪挼著笑天的狗頭,小萍兒則挼黑熊的。
這倆傢伙本來一直小黃小黑地叫著,結果小滿有天突發奇想,要給狗子取個大名兒。
想了半天,見它一被挼頭就嘴部上翹,彷彿在笑一樣,就取了個笑天,意思是天天都笑。
而靈泉啟用後,受到水靈精粹滋養,動物們都體型大漲,包括這兩條狗子。
笑天明顯抽條了,有些“公狗腰”的感覺。
黑熊本就一團黑乎乎的,臉還有些肥,偏偏還橫向發展,就變成了個熊樣,於是名字就這樣定下。
不過狗子體型一大,賣萌就沒小時那麼好使了,拉橇之類差事跑不掉。
有了靈泉,這兩條狗子腦子也越發聰明起來。
加上兩小農學突破了50級,特性晉升為自然親和,與它們溝通更簡單。
稍微配合口令訓練下,它們智力跟三四歲的孩子也差不多,當兩條工具狗足夠了。
挼過狗頭,顧恪和小萍兒洗過手,就在湖邊準備起羊肉鴛鴦鍋來。
他上一世吃過麻辣紅湯羊肉,其中加了泡椒。
吃起來酸辣可口,相比一般火鍋別有風味。
笑天和黑熊乖乖站在兩米開外,尾巴忽快忽慢地甩動著。
顧恪切著羊羔肉,半凍的肉在刀下一片片捲起,肥羊卷便成了。
偶爾還在旁邊的小烘爐烤上幾息,扔給兩條狗子。
它們兩口下肚,又開始眼巴巴地等著下一輪的投餵,表情與小滿有得一比。
只不過笑天習慣張嘴吐著舌頭,黑熊則閉著嘴,相同的是口水從嘴邊流下的速度都很快。
另一邊,小萍兒拿著羊蹄,用火細細燒皮去毛,再將它們劃到半開,放進紅湯中。
這東西一般是紅燜,煮的話得久一點,才能保證入味又綿軟,麻辣味啃起來也過癮。
顧恪這邊很快切好羊肉卷,便轉而取出了糯米餈粑。
古代也稱之為“稻餅”、“餌”、“餈”,上一世說米糕、年糕、餈粑。
這些都是熟的糯米搗碎後製成,有些地方叫打米糕,或打年糕。
糯米、石臼、大杵三件套,配合家人用力搗著那黏力極大的米糊,是上一世很多人過年老場景了。
因手法和米的詫異,成品的年糕、餈粑味道也有差異。
如有些地方是用糯米粉拌溫水,和成團後再蒸熟。
顧恪則是先用冷水泡糯米,再上鍋蒸熟兩刻鐘左右,再搗碎成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