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哈哈笑著,抱著他就親了一口,搶過竹節蛇在那裡甩來甩去。
顧恪表情古怪:等等,這傢伙甚時候學會親人了?
小滿與他雖是慣熟,可哪兒學過這些,之前還真沒這樣幹過。
他的視線不由轉到薩蘭珠那邊,就見她笑嘻嘻地擠擠眼:好吧,肯定是她教的了。
搖搖頭顧恪也沒說什麼,又不是吃虧,好好受著便是。
薩蘭珠湊過來:“我也要。”
顧恪看了看小萍兒,正一副渾身不適的表情盯著小滿手裡的竹節蛇。
這玩意兒說是玩具,扭動起來還真有點像蛇。
被它嚇哭的小朋友真不少,說是某些人的童年陰影都不為過。
起碼顧恪上輩子就不喜歡這種玩具——當然,他也不喜歡蛇,看著就渾身不舒服。
“你也要這個?”他不禁問到。
薩蘭珠搖頭:“你隨便換一個,不一樣的就好。”
隨便?那一般就是不能隨便了事的意思。顧恪撓頭,抬頭看了看天:等等,這風和日麗,春日微風的天氣……
他笑了起來:“小滿,別玩了,我教你們做新玩具。”
小滿瞬間把竹節蛇揣進胸前,嗖地竄過來:“還有新玩具?”
他笑著點頭:“有啊,而且很簡單的。我做一遍,你們就可以自己做更多樣式出來。”
隨手長短兩根篾片十字交叉,短篾片為橫樑,長篾片為脊。
交叉點等分橫樑,脊的比例為頭1尾2左右,以線固定交叉點。
取來一張菱形的紙,菱形四點固定在篾片十字架四點上。
再給左右兩點扎好細長紙條為側翼,尾部也新增兩條作尾翼。
最後用線連線短篾片兩端和十字交叉處,一個最簡單的風箏或叫紙鳶就做好了。
拿出細麻線團,栓在連線短篾片的那條線上,顧恪舉起風箏,緩緩跑動。
神念觀察著微風的方向,始終保證風箏在迎風面上。
不過十數息工夫,這個極簡版的紙風箏就飛上了十來丈的空中,悠閒地左右微晃。
兩條側翼,兩條尾翼在風中輕抖著,歡快如同那水中的小魚兒。
小滿雙眼亮了起來,不知不覺間就到了他身旁,展開緊貼攻勢:“老顧,這個看起來好好玩。”
顧恪早有所料,直接將手裡的線團塞給她:“喏,隨便玩。”
他對放風箏這事不算太熱衷,也就花小半天時間把一個風箏放到幾公里外去,連小黑點都看不見的那種。
最後嫌收線太費時,索性連放出去的兩卷線也不要了,直接剪斷閃人。
這樣做其實對放風箏的最大誤解。
風箏的樂趣,很大程度就在想盡辦法,讓它從地面升起。
其次是操縱它,在空中進行翻滾移動,如同空中雜技的情景。
像他那樣瘋狂放線,連風箏在哪兒都看不見的做法,毫無意義。
風箏給了小滿,他就走到旁邊,對已經開始動手的小萍兒和薩蘭珠說其它風箏的樣式。
風箏樣式極多,極簡版為菱形——就是被小滿拿去這個,也稱板子風箏,民間俗稱“屁簾兒”、“二百五”。
還有接近滑翔翼的類三角形運動風箏)。
稍微複雜點的有燕子、蝴蝶、鳳凰風箏。
更壯觀的則是串式風箏,有經典的串燕風箏,還有蜈蚣龍頭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