嚐到了自動製造的甜頭,顧恪很想看看加工坊能有什麼變化。
結果不出意料之外,5級加工坊出了自動加工功能,可指定倉庫裡的原材料,每天進行一次自動加工,最大數量5。
最後5份加工所得產品,有可能出現不同的品質提升,以及特殊效果,將自動分開堆放。
這解決了一部分紫麥麵粉、大米、豆餅、花生餅等等的加工問題。
之所以是一部分,自然是因為普通糧食的加工量不小,再算上仙田產出,種類數量比較多。
如此便需要安排好加工種類,每次最好湊夠一天的原材料數量,避免浪費加工次數。
不過顧恪已有提升加工效率的想法,於是抽空親手做了一立一臥兩個水車。
這是上次在千泉城,神念掃描河邊磨坊所得。
以他做竹屋刷起來的工書已近百級,特性七巧玲瓏+4,有成品仿照,真不要太輕鬆。
水車總體並不複雜,無非是水流帶動輪子,輪子聯動上方的工具。
其中立式水車叫水碓,也叫舂米機。
它的加工方式是以以河水流過豎立的水車帶動輪軸,轉軸上安裝有若干錯開的撥板。
隨著輪軸轉動,撥板持續撥動碓杆,碓頭有節奏地抬起落下,舂碎石臼中的原材料。
而臥式水車的轉軸下端是水輪,上端放置磨座。
上磨盤則懸於支架上,用時降下,即可開始工作。
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水磨功能就是磨粉,效率極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水碓卻可用於大多數需搗碎之物,如藥物、香料、礦石,乃至竹木搗漿。
而且把碓頭改為錘子,石臼變成鐵砧,那這就是水力鍛錘。
這也是顧恪弄出兩種水車的原因,比起功能單一的水磨,水碓適用性更廣。
略微修改,還能在工坊裡也用上。
練黑煞掌推山掌?呵呵,他是為了幹活而練武,可不是為了練武而幹活。
幹什麼活都要用上幾門武學,耽擱不了熟練度獲取。
他又不會分身術,自然是喜歡幹什麼,才去幹什麼。
水車做好,他拿到加工坊試了試,效果相當好。
原本自動加工的5份產品,每份原材料只有百來斤,一天總加工量在五六百斤之間,一年能加工小二十萬斤糧食。
這加工量目前夠用,不過裝幾個水車也不費事,還能試驗下自己的猜測。
現在水車都可以自動製造了,他只是出點材料而已。
兩種水車各一個裝進了加工坊,每天加工量直接翻倍,超過一千一百斤。
這與他所想也差不多。
又空出兩天,每種水車各做了五個,然後分別裝進了工坊和加工坊裡。
加工坊每日加工量就攀升到了三千來斤。
工坊?並沒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