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傳聞裡,一種能讓人成為入門武夫的“寶藥”,就能讓幾百數千人的宗派、地方豪強相互廝殺,血流成河,被波及的平民難以計數。
那紫麥這般每年能種植兩輪,食之可使人成批入門,乃至成為三轉武夫的異種糧食,會讓多少人瘋狂?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村裡人眾說紛紜。
但無一例外都遠比熊家村這幾百人多,區別只在幾倍或幾十倍而已。
其實在去年和今年冬歇時,熊家村的村長、熊婆婆、數位族老,以及熊老爹兩口子就時不時聚在一起,反覆商議多次。
族老和熊老爹兩口子都是長在山村數十載,頂天去過幾次最近的縣城。
村長牛大壯和熊婆婆才是在外闖蕩過,皆走了上萬里路的“場面人”。
熊婆婆主要是年輕時在大山裡採藥、行醫,對大山裡的村寨和熟悉。
牛大壯更是從山外逃難而來,沿路見過城鎮,聽說的訊息更多。
有這兩位“場面人”在,一眾熊家村“高層”也用了兩個冬歇季,才拿出了一個足夠安全,交易契約又不反對的方法。
今日祭拜神農,祈求老仙保佑。
明日一早,村裡就會出動包括牛村長在內的多個小隊,前往山內村寨和山外村鎮,悄悄擴散紫麥麥種。
村裡的老弱婦孺和部分青壯只出一份紫麥種子,交給外出小隊的人,其它就不用管了。
按計劃,牛村長這邊以出售山貨,收購日用物的理由,在山外村鎮活動,找機會就把零星的紫麥種進各處野地。
熊大熊二有實力,為人處世的經驗不足,所以由幾個老叔伯帶頭,領著熊家村的年輕人們去山內各村寨。
名義上是交換物品,順帶找婆娘,實則……嗯,找婆娘和種紫麥都很重要。
若不出岔子,春耕和夏收後,還可走上兩遍,將紫麥零星撒進播完種,或收割後的田裡。
撒播麥種只選山地、差地、野地,那些地主老爺或是不知,知道了也很少檢視,他們只關心收租多少。
只要熊家村的人動作夠快,異種紫麥會在今年夏天前,擴散到方圓數千裡的範圍。
這個方法的壞處是沒有任何收入,反倒搭進去大批勞力和異種紫麥,好處卻是熊家村不會成為眾矢之的,更安全。
當然,還能給村裡的大小光棍找到婆娘。
如今的熊家村不缺吃喝,人人都能練武。
就這一條,周圍村寨的姑娘們都願意嫁過來。
牛村長和族老們反覆講述的江湖傳聞說得極其直白。
山外的人壞得很,連平常山貨都要被大肆壓價。
誰真拿異種紫麥去賣,當場就被誣陷成盜匪拿下,嚴刑拷打紫麥來歷算輕的。
弄不好就全村一起被滅口,血脈斷絕,以後連個上墳祭拜的人都沒。
相比之下,在村裡安心種田,家裡有糧,榻上有婆娘,生幾個娃傳宗接代,開枝散葉也養得起,這不香麼?
心裡野?那就勤快練武,入門乃至三轉都有機會,過幾年去外面闖蕩,發財不難。
當然,牛村長、族老們不會告訴這些年輕人,這也是緩兵之計。
過幾年紫麥早就撒播開來,熊家村有紫麥的訊息自然就賣不了錢了。
……
二月末,李家溝數十里外的小山谷中,李秀兒注視著眾多小夥伴,面露釋然之色。
四十多人裡三十一人成為入門武夫,三轉也有五人。
其中七人年滿十五六歲,正式成年,在外行走不會太引人注意。
只有幾個原本的襁褓幼兒才三五歲,暫時沒有入門,但也悉數獲得神農老爺爺賜予的各種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