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單位和柏素清那個3單位的竹屋疊加依然如此。
而需要40單位魂源的工坊卻可4個竹屋疊加使用,共減少21單位消耗。
對此顧恪有所推測,但那還需要試驗,所以還是吃飯後再繼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工作還沒完,吃了午飯再改一下竹屋才行。”他如此對秦大小姐說到。
秦大小姐滿臉“你特麼喵的是不是在逗我”的神情,可好奇心讓她快速屈服:吃飯就吃飯!我不信你還能拖到晚上再說。
她想的一點沒錯,顧恪還真等不到晚上。
他比任何人都急切,只是魂源就那麼點,著急就意味著浪費,無謂的急切要不得。
午飯大家吃得很快。
小滿小萍兒被叫來一起吃,吃完後也留在工坊沒走。
上午她們在那邊種了一上午的竹子,吃飯時聽大家說起一起造竹屋很是羨慕。
小滿還和顧恪柏素清造過一個,感覺還好些。
小萍兒卻有點眼巴巴,感覺自己好像“慘遭發配”。
幸虧有小滿一起,不然她都有哭出來的衝動了。
但吃完午飯,顧恪為了儘快完成試驗,把包括她在內的所有人都徵調過去幹活。
先拆開較小的兩棟竹屋,重新補充竹竿茅草,做成兩個新大竹屋。
系統內,單個新竹屋赫然可減少書房等建築6單位魂源消耗,四個一起可以減少加工坊24單位消耗。
至此,顧恪基本確定了自己的推測,也發現了減少魂源消耗的規律——是規律,而不是漏洞。
簡單來說,建造系統建築的魂源很大部分消耗在“虛空造物”上。
當提供竹屋,就有了現成框架和原材料。
系統不必浪費魂源從無到有“虛空造物”,只需查遺補漏,完成剩下的部分。
不過這個原材料和框架,只佔魂源消耗的50。
再大的竹屋再多的材料,也只能讓10單位模組減少5單位消耗,或者40單位模組減少20單位消耗。
多餘的原材料只會“溢位”,並不會繼續減少消耗。
而5單位變6單位,20單位變24單位,則可能是他用工坊製造帶來的“附加值”。
以現代社會的房子舉例,之前是系統“全包”建造,包材料包工,直到出最後的成品。
顧恪啥都不用管,代價是多給錢魂源)。
他搭建竹屋,就是自行修好主體建築。
系統只負責處理瑕疵漏洞,再做點簡裝,收費自然大幅度下降。
工坊加工竹屋,則是把簡裝完成了一部分,收費又能少上一些。
簡而言之,想省事會要花更多錢,想省錢必須付出更多精力。
喜歡休閒的我竟成了老祖請大家收藏:()休閒的我竟成了老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