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簽到掛曆顯示,二十四節氣的冬至就在兩天後,小滿老家山裡這時也經常下雪。
不過家中有糧,心中不慌。
驟見下雪只讓他愣了兩秒鐘,然後就察覺到了異常。
天空中點點雪花飄落,而小茅屋在山腰,門前又沒有遮蔽物,能看出很遠。
本就不算小的風雪紛紛揚揚,席捲漫天,整個玉龍山谷地面更是大片雪白,小塊代表植物的黑綠色點綴其間。
但是,小茅屋的石臺上並沒有積雪,顧恪也沒感覺氣溫比昨日清晨冷多少。
再仔細一看,便發現石臺上沒有一點雪花落下。
這時小滿驚喜的呼聲也傳來:“啊啊啊啊,田裡沒有雪,一點雪都沒有。”
顧恪走過去一看,確如她所言,田裡一點雪都沒有。
或許應該說系統保護下的小茅屋與倉庫石臺、仙田內都沒有積雪,氣溫只略降了一些,但還在十五度左右。
這並不奇怪。
系統保護範圍內,氣溫一直比外界高,而且波動不大。
從獲得系統小茅屋時外界只有十度,裡面卻有二十度左右。
現在外界已降到了零下,系統庇護範圍內卻還在十五度左右。
這也是顧恪一直擔心下雪,卻也抱有希望的原因之一。
系統之力,神奇如斯。
拉著驚喜又興奮的小滿仔細檢視了一遍仙田裡的麥苗,沒有發現明顯的異常。
第三批紫麥的麥稈麥葉上紫紋又多了不少,也變粗了些許,顯然它們的異變還未抵達某個限度。
顧恪覺得,它們應該能在十五度左右完成生長,結出麥穗,徹底成熟的過程。
畢竟這是紫麥,系統庇護下很難說還有最初冬麥的冬眠期。
即便真不能成熟,麥稈依然是高糖食物,只是少了紫麥這個主食的收穫。
所以不會絕收,只是減產,還是大大超過種子支出的豐收——幾千斤麥稈能讓十多個人喝上一年的甜湯和紫葉茶,這不是豐收是什麼。
倉庫裡存在夠三人吃幾十年的紫麥,而冬季也不過幾個月而已。
紛紛揚揚的漫天大雪無法帶來生存壓力,那便是無邊美景,除了賞心悅目便再無它感了。
待到柏素清冒雪而至,再次見證小茅屋和仙田的神奇,那點隱憂也不翼而飛。
看向某人的眼神流露出毫無遮掩的驚歎,還有隱藏極深的敬服。
即便傳說中的武聖可劈山斷嶽,分河截流,也不可能做到如此神蹟。
不驚歎敬服,還能如何。
吃完早飯,小滿就躍躍欲試的模樣,三人索性穿上草鞋,一起出外踏雪。
只一夜工夫,地面的雪堆得並不深,大概寸許的樣子。
小滿先是捏了雪球,眼珠子一轉,就將它砸在顧恪身上,自己就哈哈哈地抱著肚子笑起來。
顧恪黑煞掌運起,如同翻土時那般精準高效,抄起一大片浮雪。
雙手一合,一個比小滿那小雪球大了起碼三五倍的大雪球出現。
喜歡休閒的我竟成了老祖請大家收藏:()休閒的我竟成了老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