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拿它劈砍灌木,刨土種地,小柴刀也不會出現一丁點缺口變形,黑沉沉的刀身上不會留下任何擦痕。
闢塵+1,能讓泥土、草木汁液這些外物都無法黏附在刀身上,只要稍稍擦拭或用水一衝,小柴刀就能清潔如新。
小滿對小柴刀虎視眈眈愛不釋手,弄得顧恪想用它開葷都不行。
比如此時此刻,小僱工就拿起了小柴刀,下田割麥子去了。
十多株麥子,實在太過稀少,小滿一刀一株,幾下就把它們全部放倒。
顧恪跟在旁邊,拿著小滿編的草揹簍,將麥子全都裝了進去。
小滿割完,他就收完。
她卻還不放心地在田裡檢查了一番,確定沒有散落下麥粒,這才上到石臺。
三人湊在一起用手捋著麥穗。
顧恪手上套了厚厚幾圈雜草,柏素清則是僅靠那雙纖纖玉手。
這裡是玉龍山谷,根本就沒什麼農具,想找一把趁手的鐵器做工具,實在太難了。
若非如此,小滿也不會如此眼饞小柴刀。
即便他小心翼翼,那又尖又韌的紫色麥芒,已經被紮了好幾下,又疼又癢。
倒是柏素清那白嫩的雙手任意搓揉著麥穗,卻毫髮無損,只有麥粒不斷掉落在面前的草墊上。
小滿則拿起捋過的麥稈,將其略微休整,放到一旁晾曬。
麥稈曬乾後就是上好的引火之物,還可用來作床鋪墊子,保暖透氣。
顧恪小茅屋裡那灰色的雜草墊子很快就可以替換掉了。
三人忙活了盞茶工夫,終於將麥粒和麥稈分離,各自攤開晾曬。
看著黃色草墊上那散發著瑩瑩光芒的淡紫色麥粒,三人都心潮起伏:一看就很好吃的亞子啊!
系統也給出了這些麥子的評價——品種:紫麥。品質:低劣。
十二株紫麥收了十三斤左右的糧食——這是高手柏素清用手掂量出來的,據說誤差不會超過二兩。
一斤紫麥也就一百顆出頭,粒粒飽滿如拉長的黃豆,份量也沉甸甸的,感覺有點像紫色的玉石。
它成熟時穎果與麥粒自動分離,所以不需要脫殼便可以食用,這特點倒有些像青稞。
但之前顧恪種下去的是低劣品質的冬麥,現在收穫卻是低劣品質的紫麥。
透過植物親和和漸漸敏銳的感知力,他確定這又大又重,還沒有殼的麥粒充滿了活力,顯然仙田還能改變農作物的品種和品質。
這次的低劣紫麥種下去,還會不會繼續改變品種,提升品質?想到這裡,顧恪開口問到:“小滿,種滿這黑土地要用多少種子?”
小滿估計了片刻:“這種麥子的麥稈很大,不能種太密,最好分成兩次種,種子應該都還有剩餘。”
新書求收藏求推薦求支援)
喜歡休閒的我竟成了老祖請大家收藏:()休閒的我竟成了老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