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打磨身體,強壯五臟,打通血竅,勾連脈絡——這就是練武最基礎的通竅連脈,依次打通心肝脾肺腎,五臟勾連,便可形成第一輪大光明輪。
若無意外因素如中毒、重傷、走火入魔等等,第一輪武夫壽數七十歲起,直至百歲。
這一階段的武夫打鬥如上一世的功夫片,力大勢沉,拳拳到肉,堪比大牲口。
接下來是第二輪四五六轉,也稱不動輪、內煉輪。
這時成形的大光明輪能自行補充增強血氣,靜坐不動也能調動血氣,打通勾連五腑——胃、大小腸、膽、膀胱。
待到五臟五腑全部連通,完成淬鍊,第二輪便大功告成,壽數一百到一百五十歲。
四五轉武夫出手就像武俠片,縱躍騰挪如飛,血氣外放開山裂石不在話下,對詭物妖魔也有了不錯的殺傷力,不像第一輪那麼被動。
六轉處於不動輪的最後階段,逐步統合五臟五腑,血氣運轉自如,能放能收。
四五轉武夫難以做到的如隔山打牛,氣勁迴旋,踏空步虛之類皆可一試,是否成功就看天資與實力了。
第三輪為本我輪,地位與前兩輪實力地位不可同日而語,更是有一轉一重天。
啟用第三輪,進入七轉便被尊為武宗,八轉大武宗,九轉武聖。
如何突破六轉,開啟第三輪本我輪,晉升武宗,柏素清宗門相關經驗不多,大武宗武聖更是絲毫不瞭解。
只知武宗體內血氣自生,源源不絕,且收放隨心。
六轉武夫還要努力嘗試的種種武學,武宗隨手拈來,且威力更甚。
如此差距下,一個武宗打三五個六轉武夫跟玩兒似的,一二十名六轉圍攻也可從容退走。
而且武宗既然是血氣自生,源源不絕,收放隨心,自然體力悠長,難以衰竭。
受傷後也能控制血氣,壓制傷勢,迅速恢復,壽數更是高達一百五十到二百歲,足以開宗立派,稱祖作師。
若將第一輪武夫比作小汽車到大卡車,第二輪武夫則是裝甲車到重型坦克。
第三輪就朝著諸如飛行核動力戰車去了——磁懸浮+鐳射炮+自我修復三位一體那種,完全脫離正常的範疇。
而如今的大武皇朝,已百多年未有九轉武聖現世。
天下武夫以八轉大武宗為最高,漸漸被人稱作武尊。
但即便武尊也很少公開露面,多是隱匿不出,不為大多世人所知。
第三輪裡只有七轉武宗才是一般人熟知的頂尖武夫,或為封疆大吏,或成一路豪雄,尋常人難見一面。
這些封疆大吏、一路豪雄勢力範圍動輒數千裡,足有上一世中國幾個省的規模,不如上一世的是人口和經濟。
原因無他,盜匪肆虐,詭物妖魔橫行,時不時就滅村屠寨,人類想保持族群延續頗為不易。
想像上一世那樣,節假日到處人頭湧湧,摩肩接踵自是不太可能。
事實上,柏素清她們那車隊一路行來玉龍山,途中時有詭物妖魔襲擊,荒僻之地十里無人煙,百里無村落的情形屢見不鮮。
顧恪聽到這裡,不由得苦笑。
哪怕他剛加了5點體質,但沒吃沒喝,還要面對詭物妖魔的襲擊,真出了玉龍山圍繞的這處山谷,也是死路一條。
喜歡休閒的我竟成了老祖請大家收藏:()休閒的我竟成了老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