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江一開口,便如同一陣春風,消散了滿室的冰寒。
不論是后土身邊的戊土之氣,還是祝融身旁的丙火之光,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彷彿被生生從大殿之中抹去一樣。
身為十二祖巫之首,帝江開口,暴躁如祝融也好,沉穩如后土也罷,都不敢有絲毫的意見。
兩人對視一眼,身上的氣勢緩緩收斂,一切彷彿就此平息。
只是兩人仍舊站在原地,沒有一絲一毫改變的意思,表示兩人雖然聽了帝江的話,卻沒有改變自己心意的意思。
彷彿沒有看到兩人所站的位置一樣,帝江抬頭看向昊天,緩緩開口:“昊天道友,你此番為提醒我巫族而來,貧道感激不已,不過若是因為道友的緣故,導致我巫族兩位祖巫大打出手,怕是這好事也要變壞事了。“
“祝融口無遮攔,冒犯了道友,后土妹子既然已經向道友道歉了,道友便就此揭過,不要再計較了,如何?“
聽到這話,昊天卻是被氣笑了。
帝江身為十二祖巫之首,的確比祝融的段位高得多了,這一番話,在明裡可謂是給足了昊天面子,承認了祝融的錯,給了昊天一個臺階下,給了眾人一個收手的藉口。
可是內裡,卻還是包含了對昊天的鄙夷與不屑,否則,就不該讓昊天收手,而是讓祝融道歉了。
那種藐視眾生的性子,卻是如出一轍,真應該說不愧是兄弟嗎?
昊天知道,如果這個時候,自己借坡下驢,給祝融后土一個臺階下,不說別的,日後自己巫族,應該是能多出幾分體面的。
如果,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洪荒修士,只是道祖身邊的一個普通童子,昊天或許真的會答應下來。
可惜,他不是,他不僅是道祖的童子,更是日後的三界至尊,韜光養晦可以,審時度勢也可以,但那一切,都要建立在天地大意的基礎上。
後世之中,不論昊天的麵皮被踐踏了多少次,都是建立在聖人法旨的基礎上,都是建立在大劫天命的基礎上。
所以,每一次昊天都可以退讓,
可帝江不是聖人,巫族不是天道,他們,還沒有讓昊天退卻的資格。
這一次,他要是退讓了,日後巫妖衰敗,一個曾在巫族面前敗退忍辱的人,還有什麼顏面,去面對巫族,去執掌三界,去號稱三界至尊。
因此這一次,他不能退,也不想退。
當即,只見昊天抬手,朝著后土娘娘鞠了一躬,“多謝后土道友的維護,道友與祝融祖巫乃是兄妹,如帝江祖巫說的那樣,你們兄妹為了貧道一個外人,大打出手,不成體統。“
“后土道友的心意,貧道心領了,但還是不要因此和祝融祖巫起衝突的好。“
“不過,貧道還是那句話,折辱貧道的不是后土祖巫,要道歉,也必須是祝融祖巫道歉。“
“貧道秉禮而來,因善而往,卻被祝融祖巫如此羞辱,若是沒有一番表示,日後還如何在洪荒行走,還如何以道祖門人自居。“
“便是貧道忍得,道祖的麵皮卻不容有絲毫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