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劍在陽光下泛著寒光,鄭經全身戰慄,手顫抖地伸向寶劍劍柄。
“克均,再給父王一次機會,好嗎?”
鄭經突然將手縮回來,祈求地看向鄭克均。
鄭克均滿臉的失望,閉上了眼睛。
就在這時,鄭經眼中的懇求,慢慢變成了恨意,突然撿起地上的佩劍,一劍刺向面前的鄭克均。
鄭經年輕時也是練過武的,出劍速度極快。
“鏗”
只聽一聲清脆的金屬撞擊聲,一枚柳葉刀打在劍刃上,鄭經手中寶劍瞬間被擊飛。
虎口發麻。
“找死。”
呂布早已防到鄭經的動作,他可不管鄭經是不是鄭克均的父王,方天畫戟向前一戳,鄭經胸口當即被捅了個透心涼。
鮮血滿地。
第二代延平王鄭經,就此駕薨。
其實照歷史上發展,鄭經早該在去年就已經病逝了,只是鄭克均擊敗滿清,他作為一個閒散王爺,沒有那麼多操心的事。
所以直到現在還活著。
與此類似的還有陳永華,也該在兩年前就病逝。
但歷史上陳永華的死,與被鄭經剝奪軍權,有很大關係。屬於憂悒成疾。
“鄭克臧承襲延平王爵位,按大明祖制,所有待遇減半。”
“鈕鈷祿·薩瑪,參與謀刺案,但臨時悔悟,並未發難,貶為庶民,逐出京城,任其自去。”
震驚天下的元宵謀刺案,終於結束,但引起的轟動,比天下百姓得知鄭克均被刺殺,還要大得多。
最重要的就是鄭克均竟然公開處決了自己的父王,雖然法理上說得通,但倫常上,卻極大地挑戰了幾千年的封建傳統。
天下儒生本來就對鄭克均廢除科舉不滿,這時便更加義憤填膺了。
再加上覆興的大明不禁言論,哪怕公開討論皇帝和鄭克均,也不會受到任何懲處。
以至於元宵之後,大量讀書人對鄭克均口誅筆伐。
甚至還有辦了民間報紙的,公開刊登攻訐鄭克均的文章。
普通百姓也是議論紛紛,大致分為兩派,一派當然說鄭克均無論如何不能弒父,這是要被天誅地滅的事。
另一派卻是認為鄭克均這樣做,是在向天下昭示法理,宣告亂天下者,無論是誰,都會受到懲處。
不管鄭克均私德有沒有虧,但對天下百姓來說是一件好事。
總之各種聲音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