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免去鄭經油烹極刑,賜當眾自裁,以全君王威儀。”
鄭經赫然抬頭看向鄭克均。
周圍圍觀百姓都驚呆了。
“弟弟……不,燕王殿下,不可以殺父王,不可以啊。”
鄭克臧連忙起身跪在了鄭克均面前。
還有鄭寬,也跟著跪下,乞求鄭克均饒恕鄭經。
可是鄭克均卻並沒有理會他們,只是示意書記官繼續。
“鄭經死後,以王禮下葬,諡號延平厲王。”
“鄭克均,你這個逆子,你弒父殺兄,你是要滅了整個鄭氏家族嗎?”
鄭經再也忍不住了,對自己這個兒子破口大罵。
“父王。”
鄭克均站了起來,一步步走到鄭經面前。
“實話說,如果只有這次謀殺案,我絕不會處決你。
當然不是念在父子之情。
而是當年你割據臺灣,誓死抗清,哪怕你出兵廣東,給三藩叛清戰爭多是添亂,少有功勳。
甚至逼得耿精忠投降滿清。
但你畢竟是在抗清,算是反抗異族侵略的義士。
就憑這一點,你也該功過相抵,最多貶為庶民,頤養天年。
但是,後來你勾結滿清,竟然要與清軍一起夾擊新北軍,還讓滿清掘開了黃河,導致中原數省上千萬百姓受災。
這就是罪大惡極。
單憑這一點,將你五馬分屍都不為過。
而現在,華夏即將一統,你又來謀刺我,為的僅僅是因為我寬恕了鄭襲的家人,以及曾經殺了鄭克塽那個奸佞小人。
你有想過殺了本王的後果嗎?
本王一旦死了,你能掌握朝局?
頂天了就是一個諸侯割據的局面。
等到那時,康熙在遼東再讓滿清死灰復燃,再次打入關中。
華夏會遭遇怎樣的浩劫?
從當年滿清入關,到三藩之亂,數十年戰亂,我們華夏死了多少人,父王你知道嗎?
光是被滿清屠殺,圈地,遷海造成死亡,就上千萬。
你想要這樣的歷史重演?
你抱著這樣的心思來刺殺本王,要不是看在新北軍脫胎於東寧府,在發展之處,陳永華主持東寧府,為臺北送來大量工匠和技術圖紙,為新北軍壯大做出了很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