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只要臨時加徵一成賦稅,應該就夠對黃河以北百姓賑災了。”
“好辦法。”
鄭克均點頭。
“這都是佟佳夫人的提醒,微臣才想到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絕不能加徵賦稅。”
魏斯和陳夢緯,還有佟佳氏和鈕鈷祿氏,都疑惑地看向鄭克均。
“本督當年與百姓約法三章,其中一條就是賦稅不超過三十稅一,哪怕在我們最困難的時期,也沒有打破這一原則。
現在差不多一統天下了,卻要加徵賦稅,那百姓會怎麼想?
他們會覺得我們說話不算數,奪了天下忘了本。
今日加徵賦稅,明日就可以橫徵暴斂。
那百姓對我們的信任就會蕩然無存。
所以,賦稅絕不能加,哪怕百姓家糧食發黴了,也不能增加賦稅。”
鄭克均想的何止是要維持朝廷在百姓心中的信譽。
鄭克均想得更多的是,這個國家要如何變得更加強大。
如果走歷史老路,走小農經濟的發展模式,那社會是變穩定了,朝廷可以少做很多事。
自己也可以少操很多心,就可以維持王朝幾百年長盛不衰。
但那又能怎樣?華夏不過是在歷史怪圈中迴圈。
鄭克均認定的強國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科技強國。
而要科技強國,就要發展商品經濟,因為只有商品經濟,才有足夠的動力去推動科學發展。
科學實驗是需要大量成本投入的,科學家也是需要物質激勵的。
不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天天空談奉獻精神或者愛國主義,都是誤國誤民。
而發展商品經濟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將勞動力和消費者,從溫飽線上拯救出來。
只有社會有餘糧,才能解放大量農業勞動力,進入工廠生產產品。
只有讓百姓不為溫飽發愁,他們才會捨得拿錢去消費,去購買工業產品。
所以現在三十稅一,讓百姓吃飽飯,只是科技強國的第一步。
這一步還沒走踏實,就要自毀長城?鄭克均可不答應。
喜歡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請大家收藏:()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