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啥啊,你以為我現在真能當皇帝?有三件事,可愁得我睡不著。”
“坐擁七十萬大軍,你愁啥?你當皇帝,誰敢反?”
“七十萬大軍?這便是我愁的第一件事。
我這七十萬大軍可不都是效忠我的。
其中有章邯手下的十萬驪山囚徒兵,十萬王離的長城秦精銳。
這二十萬人馬未必效忠我。
另外還有二十多萬諸侯聯軍,他們跟著我,只是想讓我給他們封王。
如果我敢直接稱帝,裡面不知有多少人馬會反。
再刨開剛剛收納的劉邦兵馬,我也就剩下二十萬人。
何況這二十萬人還基本掌握在韓信手上。
這個時代,雖然秦始皇先稱皇帝,可是天下還有很多人想要恢復西周的分封制。
特別是六國貴族,都想要封王。
如果我不給他們封,我就是下一個秦二世,他們肯定聯合打我。
雖然大機率韓信能打贏他們,但變數太多,損傷太大。
更何況,我現在看上去還是個女人,當皇帝更要遭人非議,我怕韓信都不支援我當皇帝。
韓信現在有意無意,也提示我要封他為王。
兄弟,你說我愁不愁?”
“所以,你打算怎麼辦?”
“我打算再跟你換兵,你不是掛了二十萬精銳清兵嗎?我用秦軍和劉邦的楚軍跟你換。”
“好,我們換換看。”
鄭克均和虞姬嘗試交換雙方的兵馬,可是經過系統核定,鄭克均便發現自己吃大虧了。
劉邦的楚軍,被評為c級戰力,根本沒法和被評為a級的清軍精銳比。
鄭克均打了這麼多仗,已經明白一個道理,寧願帶一萬精銳,也不帶十萬普通士兵。
普通士兵不如去當勞工。
否則上了戰場,各種貽誤戰機,或者指揮不暢。
所以鄭克均既不想要劉邦的楚軍,也不想要章邯手下被評為b級的驪山囚徒軍。
王離的長城秦軍精銳,倒是被評為a級。
可是鄭克均手下的清兵是帶裝備的,什麼新式佛郎機,新式燧發槍,還有魚鱗甲。
這些裝備拿到秦朝去,不把諸侯軍打得哭爹喊娘才怪。
鄭克均怎麼可能和虞姬一比一換。
“我要你十萬秦軍精銳。至於清軍數量,我給你三萬,帶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