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米,五十米,三十米……
短短數十米距離,清軍陣亡數千人。
可恨的是,新北軍火槍陣眼看騎兵接近,如韶關之戰一般,三角陣開始交替掩護撤退。
“哪裡走。”
穆佔和莽依圖豈會讓三藩騎兵的悲劇,在自己身上發生。
“拋射。”
隨著兩位大將一聲令下,數萬騎兵彎弓搭箭,向天空拋射。
八旗騎兵和三藩騎兵的另一個區別,就是八旗騎兵都會騎射,他們能在賓士的戰馬上,拉開硬弓。
騎射藉助馬力,又是拋射,能形成接近五十米的箭雨覆蓋。
撤退的新北軍火槍陣遭遇打擊。
可是此時穆佔和莽依圖同時看到了奇怪的一幕。
和韶關之戰不一樣,只見新北火槍陣撤退後,露出來的,並不是新的三角火槍陣,而是一支支搭載在三腳架上的大槍。
沒錯,大槍,莽依圖和穆佔只能這樣形容眼前看到的東西。
只見新北軍士兵三個人一組,推出一架架大槍。
這些大槍長短和燧發槍差不多,但卻要粗很多,還有好幾個槍管。
整把大槍裝在三腳架上,黑洞洞的槍口對準飛馳而來的八旗騎兵。
“戴梓步槍,開火。”
隨著帝辛一聲令下,數千支“大槍”同時射擊。
“砰”“砰”“砰”
槍聲響起,無數騎兵應聲落馬。
可是還沒等清軍騎兵反應過來,第二波射擊又開始了。
“砰”“砰”“砰”
又是數百騎兵落馬。
接著是第三波,第四波,第五波射擊……
八旗精銳騎兵進入二十米範圍後,幾乎不能前進一步。
前排騎兵被一排排射殺。
“這是什麼鬼東西?”
穆佔和莽依圖好像做夢一般。
普通燧發槍,一分鐘只能打五到八發子彈。
可是眼前這玩意怎麼回事?按這射速,一分鐘至少打二十五發子彈以上。
如此恐怖的火力,哪裡是騎兵能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