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福臨分割成兩段,下半身送往河北,讓他和他兒子康熙團聚。
蠟封上半身,帶去揚州,懸掛城門示眾三月。”
“是。”
順治一下子癱軟在地。
……
鄭克均率領軍隊回到南京,岳飛立即前來請命,是否立即北伐。
鄭克均在四川,湖北,河南待了兩個多月,新北軍已經休整完畢。
岳飛決定趁滿清實力未復,直搗黃龍。
“不。”
鄭克均卻搖頭。
“為何?現在也許是進攻滿清的最好時機。
我們之前不是得到訊息,滿清似乎在熱河,蒙古等地,秘密徵兵訓練。
康熙和博爾濟吉特氏,明顯是要垂死掙扎。
甚至可能隱藏更大陰謀。
我們早一日北伐,或許就能破解他們的陰謀。
遷延日久,夜長夢多。”
天地會和新衣社在北方的坐探,都傳回許多零星的情報,岳飛和鄭克均也早已分析過,滿清不會坐以待斃。
肯定在醞釀反敗為勝的計劃。
這種情況下,越早北伐對新北軍越有利。
這也是岳飛只讓新北軍休整兩個月,就打響北伐戰爭的原因。
“河南,湖北,需要糧食,那裡有上千萬饑民。”
鄭克均緩緩說出一句話。
他何曾不知道此時是北伐的最佳時機。
可是他真沒料到董額和佟國維對河南湖北禍害那麼狠。
“嶽將軍,本督告訴過你,本督志在四洋六洲。
但今日告訴你本督的另一個原則。
咱們擴張華夏的土地,最終是希望華夏子民能過得更好,自由而有尊嚴地在這個星球上生存。
如果為了征服土地,枉顧百姓的死活。即使我們創下了豐功偉績,對這個民族又有何益處?
如蒙古西征,建立了史無前例的大帝國,又為普通的蒙古百姓帶去了什麼?
咱們的糧食很多,但既要供養軍隊,又要為四川輸血,已經捉襟見肘。
本督還可以繼續加大力度購買糧食。
但如果這些糧食供應給了北伐軍。
那本督無論如何也變不出糧食來養活河南和湖北的百姓。
如果我們執意北伐,河南和湖北的百姓,可能會餓死數十萬甚至數百萬人。
本督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