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批,不愧是諸葛武侯,智慧的代名詞。我怎麼沒想到呢?”
鄭克均突然對未來征服異族,充滿了一百倍的信心。
五萬士兵,換兩萬蠻兵加六萬蠻民,嚴格來說,鄭克均是吃虧了。
但鄭克均又總感覺自己沒吃虧。
他隱隱覺察出這個帝國系統的價格變化規律。
想當初帝國初創期,人才和士兵都不是太值錢。用資源就可以隨便換。
現在大家帝國都進入上升期,人才和士兵便很值錢了。
但鄭克均預測,到帝國開始進入擴張期,另一樣商品一定會漲價。
那就是……人口。
其實鄭克均早就感覺人口極為重要了,因為要征服異族,光是擊敗他們的政權是沒用的,早晚叛變。
只有移駐漢民,徹底漢化,才能保持長久的穩定。
所以鄭克均不惜得罪天下地主,也要實行攤丁入畝,讓百姓有動力去生孩子。
還撥給華佗和張仲景大量的經費,用以研究保胎和育兒的醫學。
就是為了增加人口。
但剛才聽諸葛亮的想法,直接買人口去填充異族地盤……這個辦法肯定會被很多系統使用者效仿。
如此一來,每個系統使用者對人口的需求還不暴漲?
現在也就是沒有進入帝國擴張期,大家都還在忙著一統天下。
等到大家都開始往外擴張,人口價格必然水漲船高。
這樣看來,三萬多士兵換六萬壯丁,也不吃虧。
“看來是時候加速倒賣人口了。”
歐洲人擅長賣人這個特點,得好好發揚光大。
早晚把他們自己也賣了。
……
如此,新北軍除了原有的二十萬精銳軍隊,這次東征,還增加了五千播州軍,兩萬周國聯軍。
近六十萬朝歌奴隸,兩萬蠻族兵,六萬蠻族壯丁。
鄭克均又用在郴州投降的餘從龍,換了南中蠻將孟獲。
別看孟獲很出名,可歷史上的孟獲一點也不厲害,和蜀軍對抗,百戰百敗。
用餘從龍換他,鄭克均都感覺吃虧了。
“姜子牙,哲別,李秀寧。”
完全佔據湖南後,鄭克均聚兵升帳。
“末將臣)在。”
三人出列。
“姜子牙為主帥,哲別統領兩萬騎兵,李秀寧統領一萬火槍兵,兩萬輕甲步兵,十萬披髮軍北上,光復湖南,湖北,河南,陝西和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