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槍陣兩側還有騎兵壓陣。
河北兵被新北軍和莽山口守軍,死死堵在了中間。
“公子,為何讓這些農民兵攻山?還不給他們配攻山器械?”
岳飛完全不能理解鄭克均的安排。
按岳飛的道理,新北軍用大炮開道,火槍壓制,希臘火燒營,拿下莽山口不成問題。
何必要用這些廢物河北兵?
還沒有攻城器械,這得死多少人?
可是鄭克均卻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我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些河北農民。”
望著那些拿著鋤頭、鐮刀的農民兵,沒人知道鄭克均心中的苦澀。
當初聽說滿清不給裝備,還要家屬購買裝備,強徵這些壯丁。
有新北將領問:為何這些農民不反抗?
鄭克均只輕描淡寫說了一句:他們能忍。
可是所有新北將士,都不知道鄭克均那一刻的悲涼。
這是一個古老的民族。
曾經的春秋氣節、漢唐風骨,怎麼就墮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了?
董額那句嘲諷是真實的,更是刻骨銘心的……數十萬滿人,如何就統治下了兩億漢人?
幾百年後,為何五個日本人就能統治一個縣城?
為何一隊日本兵,就能押著幾千中國軍民去排隊槍斃?
強大的異族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民族自身,已經被閹割。
一個失去了風骨的民族,是推翻多少次異族統治都拯救不了的。
從感情上講,眼前這些河北兵,都是樸實的農民,都是被逼參軍,也是被逼著洗劫河南、湖北和湖南,禍害上千萬百姓。
他們似乎無罪。
可他們手上又沾染了多少平民的血?多少家庭被他們禍害?
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中原百姓,他們的仇又向誰報?
這些河北兵將對強權的懦弱,全部轉化為對弱者的兇殘。
這個民族最大的悲哀,就是存在太多像‘河北兵’這樣的人。
基於此,這些人又似乎應該全部被屠殺。
可看到他們臉上的風霜,手上因為常年務農生出的老繭,手裡拿著的農具……鄭克均最終還是下不去手。
難道真的只有河北農民如此懦弱嗎?如果滿清統治的是河南地區,南方地區,又會有多大區別?
不給你裝備,甚至要你自己買裝備。
讓你入伍,讓你去搶劫和你差不多的貧苦百姓。
否則就死,就殺你家眷……試問有多少人敢抗拒?能抗拒?
一群無辜又普通的底層人,做下了滔天的大惡……讓鄭克均怎麼辦?
鄭克均最終選了這個折中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