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英國的安妮小姐稱他為經濟學家。
也得到了廣泛認可。
再這樣下去,鄭克均的頭銜都夠南京師範大學的學生,寫一篇八百字作文了。
“還有,我已經讓農業局的科學家,嘗試培育高產稻種。
就是在很多水稻裡面,選取其中的優良品種,進行下一代培育。
你要全力提供協助。
如果科學家們要借用哪塊田,需要幫手,或者需要守衛試驗田,你必須盡全力配合。”
“是,還有嗎?”
“最後一點,逐步放鬆戶籍限制,不要把農民一輩子綁在一塊土地上。
這件事很複雜,你緩慢推進即可。”
既然是工業立國,貿易強國,那以後工廠會逐漸變多。
不止是官府的工廠,民間地主和豪紳,看到有利可圖,也一定會去創辦私家工廠。
特別是攤丁入畝一實施,土地的得利會大大降低。
那些豪紳地主負擔加重,在反抗不了的情況下,自然會尋找新的得利點。
鄭克均相信在未來,會有大量民企,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
這時就需要大量務工人員。
工業時代,是不適合把戶籍捆得太死的。仟仟尛哾
“好,臣回去和屬官商議一下細則。”
鄭克均點點頭。
“說到務工人員,陳夢緯,你那裡的工人夠用嗎?”
陳夢緯主管工業這一塊。
因為旱災結束,大量農民被髮返回鄉。
原本一千多萬人聚集江淮地區,無論南京和上海開辦多少工廠,都人滿為患。
為了消耗勞動力,陳夢緯調集上百萬人,把上海到南京,南京到徐州,蘇州到南京的水泥公路,全部修通了。
那傢伙,別提多高大上了。
江蘇百姓看到寬闊光溜的大馬路,彷彿自己換了一個世界生活。
地主豪紳們,坐著馬車行進在水泥公路上,只覺得前所未有的幸福。
以至於現在的江蘇人民,不但追求水泥房子,自家前院還得有一條水泥路。
否則都不配稱自己是富人。
可是現在大部分農民返鄉,導致大量工廠出現了嚴重的用工荒。
“急缺。”
陳夢緯說到工人問題,眉頭就皺成了包子褶。
“雖然前兩天,公子送來了十幾萬勞工,但還是有大量工位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