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把上千件案子處理了,還沒有一個人不服。
包括那些被羈押的犯人,都無可辯駁,只能認罪。
其中還有很多案子十分離奇。
比如一個男人,為了拿到冶煉廠給的賠償,把自己送煤的妻子,推進了冶煉鍋爐。
這事在一個月前,大家可都認為只是意外,畢竟沒人看到那男人推人。
妻子也被燒得灰都不剩。
冶煉廠按合同,賠給男人十萬寶鈔。
男人在老家又是蓋房又是置地,卻沒想到一個月後進了牢房,真是活該。”
“這怕不是包公轉世吧?”
柔嘉公主都不敢相信。
“所以啊,朱慈炯怎麼死的,要是公子派狄仁傑查,肯定能查出來。
不管有沒有我告密,你們都死定了。”
貞央放下劍,一臉迷茫。
蒲松齡打量了她一眼。
“貞央夫人,我是不理解,你為何一定要殺朱慈炯?
我知道你是為總督大人好。
可你想過你自己嗎?
你想想看,這事將來一旦洩露,就算公子不想殺你。
滿朝文武會放過你?
記得大明開國殺小明王嗎?朱元璋是得到好處了,可兇手廖永忠什麼下場?
坐罪賜死。
為了所謂道義,為了所謂法理,公子將不得不殺你。
就算沒有狄仁傑,將來公子開朝建國了,也會有人追究朱慈炯這件事。
因為這關係大明法統。
公子畢竟打的是反清復明旗號,不可能不為朱慈炯的死,給天下人一個說法。
到時候夫人如何自處?
更何況夫人是女真人。
女真人殺明太子?
天下百姓都會群情洶湧。
不殺你?不殺你公子總督的位置都可能不保。”
“姐姐,真有蒲松齡說的那麼嚴重嗎?”
柔嘉公主不太懂政治,之前沒有意識到殺朱慈炯的壞處。
可是現在聽蒲松齡一番言辭,頓時慌了神。
“只怕更嚴重,公子最恨對漢人舉屠刀的滿人。
更何況殺的是明太子。
到時候,公子不對我誅族,是沒法與天下人交代的,也無法對他自己立的誓言交代。
就好像公主的父王,如果公子不殺嶽樂王爺,是沒辦法自圓其說的。
正如蒲松齡所言,他甚至連新北軍主的位置,都保不住。
一旦此事洩露,無論對公對私,他都只有殺我一條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