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少數人,哪裡還繃得住。
不到一盞茶的功夫,所有災民全部把辮子解了。
數十萬人,全都披頭散髮。
“三十年了,自從滿清入關,我大漢丟失的民族氣節,終於又回來了。”
李秀寧看著數十萬披頭散髮的災民,感動得聲音發顫。
“好,為了紀念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
我們這支軍隊,從今天開始,就叫披髮軍。
披髮軍,不留鼠尾,披頭散髮,誓與滿清血戰到底。
滿清不滅,不束髮冠。
韃子不亡,長髮永絮。”
李秀寧說話的同時,拔出了頭上的髮簪,一頭秀髮立時飄落。
貞德,貞央,柔嘉,也跟著去了髮簪,去除頭飾,任秀髮下落。
城頭風烈,四女髮絲飄飛,配上絕美的容顏,仿如神女下凡。
仇恨,利害,破釜沉舟……李秀寧立體式的演講,震顫人心。
之前沒趕來的災民,很多在聽說演講內容之後,也趕了過來。
願意參軍殺敵的災民,竟然達到百萬之眾。
李秀寧和貞德立刻派出麾下的數千親兵,挑選其中的青壯,組成了一支三十萬人的大軍。
除此之外,兩位女將還各挑選了500女兵,作為自己的貼身親兵。
雖然女子天生體弱,但因為報名的女子極多,其中不乏在農村被當著男人使的大力者。
挑選出的1000女兵,戰力並不輸男子。
李秀寧和貞德,將災民編成3000個百人隊。
又將鄭克均之前分給他們的精銳兵馬,下放到披髮軍中當百夫長。
每名士兵裝備布甲,單刀,部分強壯者裝備弓弩。
一支龐大的輕步兵部隊,就此成型。
訓練數天後,大軍便整裝出發。
李秀寧率領十萬人開往太平,策應合肥張遼。
貞德率軍二十萬,南下蘇州,貞央和柔嘉公主隨軍南下。
……
浙江杭州,滿清康親王傑書與安親王嶽樂,合兵一處。
共四十八萬大軍,以嶽樂為主帥,傑書為副帥,氣勢洶洶殺向蘇州。
兩位親王麾下,可謂是謀士如雲,猛將如雨。
姚啟聖,費揚古,穆赫林,耿精忠,李光地,拉哈達,陳世凱,
燕泰,勒爾錦,趙良棟,胡國柱,尚之瑛,鄭聰,劉國軒,何佑等等。
皆當世名將,不世出之謀主。
更是調動了六十門紅夷大炮,一百八十門佛朗機炮,一百二十門大將軍炮,其他鐵炮四五百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