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啟聖得意一笑。
“據老朽所知,去年江淮就大旱,百姓是靠著地窖中的紅薯洋芋,才熬過了去年的冬天。
今年開春,百姓已經開始用樹皮野菜充飢。
如果今年六月,能收穫第一批洋芋,或許還能勉強熬過這個夏天。
可是現在已經五月了,江淮地區還是滴雨未下。
王爺試想,六月百姓哪來的糧食?
百姓恨不得將已經種下去的洋芋,再挖出來就食。
老朽預計,最多等到六月初,江淮地區就會爆發大面積饑荒。
民以食為天,他鄭克均拿什麼來養活這幾百萬人?”
李光地聽了姚啟聖的話,頓時眼前一亮。
“是啊,民以食為天。
如果鄭克均賑濟百姓,就絕沒有軍糧養兵。
如果鄭克均不賑濟百姓,嘿嘿,百萬百姓暴動。
我倒要看看他鄭克均十萬大軍夠不夠用。”
“妙計。”
拉哈達、穆赫林等將,嘖嘖稱讚姚啟聖。
“不愧是東南第一智者,如此看來,我軍只要等三個月,鄭克均就不戰自敗了。”
“不不不。”
姚啟聖擺手。
“這還不夠,鄭克均和他的新北路安撫司有些邪性。
一個小小的臺北,竟然能養活十萬軍隊。
難保他就不能養活這數百萬百姓。
所以,我這裡還有一條計策,可以讓鄭克均死無葬身之地。
絕無任何生機。”
“哦?”
康親王一下子站起來。
“快說。”
“王爺,此計絕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姚啟聖走上前,附在康親王耳邊低語。
“王爺,我料定鄭克均欺我南征軍無糧,會坐等我軍無糧自潰。
是故,鄭克均穩定江蘇後,必然起大軍北上,不會南下。
所以,我們可以呈報陛下和太后,讓他們……”
隨著姚啟聖的計策一一道出,康親王眼神逐漸變亮。
“啪”地一聲,康親王擊掌叫好。
“妙計,妙計,姚總督不愧是當世第一智者。
如此妙計,鄭克均毫無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