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大局崩壞,剿匪大策必將一潰千里。
所以,江寧一定要救,而且要從速救援。”
李光地搖搖頭道:“微臣不贊同鎮國公的看法,如今泉州被圍月餘,鄭經已是甕中之鱉。
不出十日,泉州必破,鄭經將再無力北伐。
只能龜縮臺灣,坐等滅亡。
如果此時派大軍回援,泉州之圍立解。
鄭經又可以從廈門、金門等地,得到源源不斷的糧草彈藥供應。
剿匪大策,功敗垂成。”
“李大人,江寧重要還是泉州重要?一旦江寧失陷,你擔得起責嗎?”
“擔不起,但微臣認為,江寧兩萬大軍,不可能守不住鄭賊區區六萬人。
微臣懷疑楊捷不過是在誇大敵情,以彰其功罷了。
如果我們沒有攻破泉州,必然導致鄭經和鄭克均南北夾擊,那才是我們的滅頂之災。”
“李大人怕是因為自己是漢人,家眷都不在江寧,所以才不想回救吧?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你們這些漢人,全都心懷不軌。
你是不是還盼望著鄭賊奪了江寧,好復興你們的漢明呢?”
“鎮國公,你……”
李光地被氣得臉龐通紅。
“富善,你放肆了。”
傑書冷聲呵斥富善,轉對姚啟聖道:“姚大人,你是我們這裡最足智多謀的大臣。
本王只問你一句,救,還是不救?”
一直沉默的姚啟聖清咳一聲,微笑開口。
“王爺,老朽認為,江寧,是必定要救的。
不管楊捷是不是虛報敵情,我們都該保證江寧萬無一失。
至於李光地大人的擔憂,老朽認為大可不必。
鄭經,一幫土雞瓦犬而已,再給他們一點喘息時間,又能如何?
等剿滅鄭克均後,再大軍圍攻泉州,無非就是多一兩個月的事,並不影響大局。”
“姚督一番話,讓本王豁然開朗。”
康親王大喜。
“本王計議已定,回救江寧。不知哪位同僚願意領兵?”
“末將願往。”
鎮國公愛新覺羅·富善第一個站出來。
“末將只需三萬八旗精兵,回援江寧。
與江寧守軍裡應外合,必能一舉擊潰六萬鄭賊。”
富善有絕對的信心。
以他見過的鄭軍戰力,野戰,一萬八旗軍能打敗五萬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