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你下命令好歹考慮一下現實環境。
這又不是基隆,我拿什麼給你製作水泥?
還要搭建廠房。
難道公子要在松江生產槍炮戰船嗎?
可是煤從哪來?鐵從哪來?
還有,我們北上就帶了五千工程人員,工匠就佔三千多,民工只有兩千不到。
你又是修岸防,又是修城防,還要修廠房。
還要鋪路搭橋。
後續還要生產槍炮戰船。
民工根本不夠用,進度會很慢的,到時候你別怪我執行不力。”
“整天就你牢騷多,放心,石灰石,黏土,鐵礦,煤礦,還有民工,我都會給你解決。”
資源的事,鄭克均一點不用擔心,將系統收貨地址設為松江府就行。
唯一困難的是人。
現在系統那些使用者,對人的交易十分摳門。
大家度過事業初創期後,都發現人很重要,基本只接受以人換人。
所以剛才鄭克均說殺俘,有一項代價,諸將都不知道。
那就是損失了‘人’這項最重要的資源。
但即使如此,鄭克均也在所不惜。
剛才那番話,他是由心而發。
這個民族,越來越圓滑苟活,特別是滿清‘留髮不留頭’,殺掉幾乎所有骨節義士。
這個民族的奴性,便深入骨子裡了。
漢民族需要一次血的洗禮,否則將不斷沉淪。
所以,鄭克均寧願少換些兵,也義無反顧。
不過關於‘人’的問題,鄭克均已經有了打算。
……
項羽追了一整天,也沒追到姚大來。
不過一路上,姚大來的親兵,被項羽捅死了幾十個。
估計姚大來今晚睡覺都得尿褲子了。
何佑清掃鄉里那些徵稅的兵,抓了一千多人回來。
連同吳淞口戰役的俘虜,總共三千多人。
鄭克均在基隆時,就整理了清軍數十次大屠殺,所參與的八旗兵和綠營兵部系。
凡是親自參與屠殺,或者父輩參與屠殺的清軍,全部剔出來。
第二天,這些士兵被押入法場。
整個法場已經人山人海,圍滿了前來觀看的百姓。
昨天他們看到穿明軍衛所服飾計程車兵,全都驚訝不已。
還以為是鄭經從福建打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