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縣之屠,湘潭屠城,同安之屠,
蘇州之屠,嘉興之屠,潮州之屠,
南雄之屠,沅江之屠,遼東大屠殺,
濟南大屠殺,舟山之屠。
凡此種種。
建奴罪孽,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當今之世,大明衣冠唯存我臺灣一隅。
血海深仇,我輩責無旁貸。
諸君,願意隨本督北征否?”
“復仇”
“復仇”
“復仇”
岳飛,張遼,項羽,伍子胥,曹操,何佑,陳夢緯,陳宮,魏文侯,王堅。
數百名文武戰將,十萬海陸大軍,齊聲高呼。
整個基隆港灣,海濤不聞,天地齊鳴。
鄭克均拔出佩劍,直刺藍天。
“我,鄭克均,以大明新北路安撫司總督身份,號令諸君,隨我起帆北上。
驅逐建奴,恢復漢疆。
將韃虜加諸在我漢人身上的痛苦,十倍,百倍奉還。
以暴還暴,以血換血。
滿清不滅,誓不南歸。”
“以暴還暴,以血還血。”
“以暴還暴,以血還血。”
“以暴還暴,以血還血。”
三軍齊聲高呼。
“北伐。”
隨著鄭克均聲嘶力竭的一聲號令,千船揚帆。
滿載槍炮士兵,向北浩浩蕩蕩開進。
此次北征,鄭克均留下曹操坐鎮臺北地區,料理基隆、臺北、臺東三城政務。
王堅統領一萬陸軍,李寶統領一萬水軍,負責基隆的防務。
餘下所有文武,計八萬大軍出征。
其中火槍兵兩萬,炮兵四千,關寧鐵騎三萬,衛所步兵兩萬,水軍一萬。
動用戰船數千艘,其中福船四百艘,鳥船,哨船,快船,冬船兩千餘艘。
紅夷大炮四十門,佛朗機炮三千門,改良虎蹲炮六千門。
東海海面,出現有史以來最強大海軍艦隊。
“你真的要入長江口,攻南京?”
戰船航行在海面上,陳可來到了鄭克均的艙房。
陳繩武已經返回泉州,但陳可卻被他留下了。
看陳可這幾天心情,似乎還很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