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家科學研究學會成立了。
主要成員是來自歐洲的傳教士,以及基隆技術很高超的工匠。
鄭克均給他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製作防火棉甲。
如果藤甲兵再穿上防火棉甲,還不無敵了?
可是,鄭克均給學會的成員上了半天課,換來的是幾十雙茫然的眼神。
“大人,花崗岩怎麼融化?”
“離心法要攪動岩漿,不怕把工人燒死麼?”
“就算工人願意被燒死,那得多少工人持續不斷攪動岩漿,才能分離花崗岩成分啊?”
“話說,矽酸鹽是什麼?一種食鹽嗎?用海鹽代替可以不?”
“大人,噴吹法用到的持續壓力機,如何製作?”
傳教士和工匠們紛紛提問。
鄭克均直接崩潰了。
他知道什麼啊?就這礦棉製作的基本工藝,他還是向系統的知識達人要的。
可那些知識達人也只知道理論。
具體怎麼操作就太複雜了,豈是一個人能掌握的。
更何況這個時代,化學才剛剛起步。
工業革命沒開啟,很多工業工藝,都不成熟。
鄭克均製作防火棉甲和輕型防彈衣的計劃,還沒開始,就直接破產了。
“雖然大人說的每一個名詞,我都不懂。
每一種工藝,我都沒見過。
但我覺得說得很有道理。
這個叫礦棉的東西,一定能生產出來。”
一名荷蘭傳教士思索一番道。
鄭克均更頭疼了,用力按壓額頭。
“算了,製作礦棉的工藝,你們下去再思考思考。
嘗試突破花崗岩的融化工藝,離心工藝,噴吹工藝。
當前主要精力放在製作魚鱗防彈衣和飛梭紡紗機上。”
愁死鄭克均了,因為這個時代工業落後,很多想法都無法完成。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沒有蒸汽機。
一切靠人力,啥工業也發展不了。
但是要弄出蒸汽機,需要一個龐大的科學團隊配合,還要有人統籌。
目前的大明皇家學會,還沒有能統籌整個新北路安撫司科研的人。
胡克也許可以。
但他是英國人,新北路安撫司與英國,遲早有一戰。
就算胡克願意當會長,鄭克均還不放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