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子待在那不毛之地,別說槍炮戰船,就怕他連自己的婚事都辦不起。”
……
新北路安撫司。
鄭克均派了岳飛、張遼、伍子胥等人去臺東,與曹操一起整頓兵馬,準備北伐。
自己帶著陳夢緯一眾文武,到外城工廠視察。
他必須在北伐前,安頓好後方。
呂布率領護衛隨行護駕。
涉及核心機密的軍工廠都在內城堡,外城也有不少官辦作坊。
但這兩年陸陸續續的,有了許多民間作坊。
除了八番社的番民自發組織,還有大陸流民,南洋商人,西方公司入駐。
對此鄭克均持鼓勵態度。
“鄭先生,您的基隆城讓我想到了我的家鄉曼徹斯特。”
隨行鄭克均的,還有一名英國人。
正是兩年前第一批來到基隆港的商人,德雷克船長。
“十幾年前,我的家鄉遭受了一場大火,整座城市化為灰燼。
不過現在,曼徹斯特又重生了。
就跟先生的基隆港一樣。
不過曼徹斯特並沒有基隆繁華,街道、民居也沒有基隆的整潔堅固。
而不可思議的是,曼徹斯特從廢墟中站起來用了十幾年,基隆只用了兩年。
我很佩服你,鄭先生,你是遠東的奇蹟。”
德雷克嘴中滿是溢美之詞。
鄭克均微微一笑:“相信我,曼徹斯特將來會是一座很有名的城市。”
“感謝鄭先生的祝福。”
一行人進入一家紡織作坊。
這是一傢俬人作坊,番民老闆一聽到鄭克均親自來視察,立刻和妻子一起迎了出來。
“生意怎麼樣?賺的錢能養家嗎?”
鄭克均一邊巡視紡織車間,一邊詢問老闆。
這家紡織作坊傍河而建,藉助河水的動力,以水車帶動紡紗車進行紡紗。
“總督大人,實不相瞞,以前我們夫妻開這家紡織作坊,也就夠吃飽飯。
但自從年前上馬了這水動力的紡紗車,一個月出的布增加了七八倍。
安撫司卻只加了我們一成的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