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就是那日岳飛留下練兵的小將,鄭克均得知他的名字後嚇一跳。
李寶可是南宋著名的水軍統帥,水戰能力極強。
單論水戰,比岳飛都不遑多讓。
可能是因為岳飛被處斬時,李寶還名不見經傳,不算岳家軍骨幹將領,所以被秦檜遺漏了。
讓他領兵基隆嶼,鄭克均十分放心。
至於曹操,鄭克均給了他一個特殊職位……臺東經略使。
不過對外,曹操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臺北八個番社的聯盟長。
負責聯盟內一切軍政事務。
那日鄭克均與蒲里社老人商量的,正是這件事。
鄭克均今後的發展,肯定會引起外界注意,包括老爹的東寧府。
一旦讓鄭經得知自己擁有了強大的武力,肯定要橫加干涉,派人來分兵,派人來監軍。
甚至還要抽調臺北兵力進入大陸。
鄭克均不是不支援北伐,相反,極為支援。
但鄭經的戰略有嚴重問題。
他從福建和廣東登陸,去打清軍,可是福建是耿精忠地盤,廣東是尚可喜地盤。
鄭經要打誰?
歷史證明,鄭經北伐沒打擊多少清軍,反而是不斷在尚可喜和耿精忠背後捅刀子。
導致的結果是,尚可喜根本不敢北伐清軍,只能回頭打鄭軍。
耿精忠起初還對鄭經抱有希望,送船送糧。但後來發現鄭經一門心思搶自己地盤。
甚至夥同耿精忠部下,拿下了耿精忠的汀州。
耿精忠忍無可忍,投降了滿清,轉過頭就打鄭經。
鄭經也因此遭遇慘敗,幾乎全軍覆沒,從此明鄭王朝一蹶不振。
可以說,鄭經北伐的效果是負十萬。
鄭克均之所以被流放臺北,就是因為諫言鄭經,不要從福建登陸,而是趁著清軍南下,江浙兵力空虛之際,冒險遠渡,偷襲南京。
先不說功成與否,至少比鄭經拖三藩後腿,最後全軍覆沒的戰略好多了吧?
可是這個諫言卻激怒了鄭經。
鄭經一門心思去撿耿精忠和尚可喜的便宜,哪裡會採納鄭克均的冒險戰略。
現在鄭克均明白了,自己這個便宜老爹,二分才氣,三分狹隘,五分固執,鼠目寸光。
讓他來禍害自己好不容易積攢的抗清力量?門兒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