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師姐鷹兒便立刻回身喊道,
“快點進來,別磨磨蹭蹭的你們!偷聽師父師叔談話時就那麼積極,一個個唯恐落後,拼命地定要擠在前面。可是生怕漏聽了什麼驚天大秘辛麼?”?
那鷹兒喊話未畢,從外面立即就又跌進了兩個身穿紅衣的少年來。
這兩少年跌進來之前,大概尚正在相互撕扯推搡,意欲使對方先出,一時膠著,彼此僵持難下。
卻吃不住鷹兒的喝令,這時便意外一齊撞進來了。雖則如此,也仍舊難以停止糾纏態勢,倉促跌入房裡,所以都頗是有些狼狽。?
兩個少年年紀相近,看起來都比那鷹兒要小些,卻又肯定要大過螢兒。
其中高大魁梧的那個生得圓臉大眼,身姿英挺。可謂是相貌堂堂,凜凜一軀。
而另一個則身材修長,體型稍微有些見瘦,長相也是細眉長眼的。此刻,他表情上雖然有些慌張,眼睛裡卻依然似有笑意。?
在硬生生地停止扭打的動作之後,兩個紅衣少年齊齊地向看過來的丘無源行禮,
“弟子知道錯了!”?
丘無源呆滯地點了點頭,
“嗯,好,知錯就好,知錯就好。既然如此,那你們,就都出去吧。”?
這老道丘無源壯歲出家,數十年後,乃陸續收留有七名弟子
——這七名弟子,都是其各同門雲遊四方時所遇見的孤兒孤女。資質雖然參差不齊,有高有低,但經過他多年善加引導——先順其個人心意,投以所好,啟發興趣,然後再逐步地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似這般悉心傳授,終使得眾弟子們雖年方青春,於各自的修行卻都已初步有所小成。
除了那天縱奇資,童蒙早慧,其為人處世性氣卻又行事異於常人,以致和諸同門失和,因此而遊離在遠方的那一人之外,另外的這六個的能力相差倒也並不是很大,根骨資質的距離亦不算如何的懸殊。?
目下眼前的這幾個,那鷹兒取名為蒼鷹,七人中以她最為年長。曾經於早年時期,即行走過一段時間的江湖。但是卻因之後的疊遇恨事,一番周折之下,終究無法淡然。
後來又經幾次蹉跎輾轉,蹤跡飄忽。忽於一日清晨,居然回到崑崙,執意帶上了女冠子。雖未可得世俗意義上的圓滿,不免遺憾,但終於完全勘透塵關,出家做了道姑,內心清淨波瀾不興,也總算是達成了某一種另類超脫。?
黃裳少女名叫黃螢,年紀不是最小,但是個頭無疑卻生得最小,是丘無源門下排行第六名的弟子。?
細眉長眼的那名紅衣少年取名血龍。他年齡約長黃螢兩歲,在七名弟子中排行第五。?
排行第四的那人,曾與蒼鷹一起行走江湖。由於她資質甚高,所以個性不免剛強。加上在江湖上的連番遇合不偶,各種交纏混雜的原因又導致曾山盟海誓的情侶陰陽相隔,於是和同門隔閡益深,甚至頻頻發生激烈衝突,許多糾結,一言難盡。
最終她只單人一騎,絕塵而去。
聽說後來常年遊弋在青海湖畔、倒淌河岸以及天駿峰下,此去幾度春秋,數載寒暑,仍始終不肯一瞥師門。?
那排行第四名弟子是一名女子,和第二名弟子一起為崑崙掌門無渰子帶上崑崙山的。
丘無源當年因那二弟子童年之時虎頭虎腦,所以取名虎子。與他同來的那名女弟子則由此順延,喚她為豹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