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百合準備去江北的時候,尤少君是快馬加鞭在返回京城的路上。
萬知府猜的靠譜,能讓尤少君急匆匆不告而別,的確是京城出了大事,有大人物沒了,不過不是皇帝,是皇帝的兒子,二皇子。
尤少君當初一清醒,發現自己的親舅舅居然是皇帝時,他就開始背皇室的家譜,現任的永安帝兒子生了不少,可惜嫡長子夭折,嫡次子被立為太子又被廢了,剩下的都是庶出,其中又以二皇子為長。
永安帝只有兩個嫡子,一死一廢之後,他要想找繼承人就只能在庶出的兒子裡找了,皇位這東西講究個立嫡立長立賢,二皇子平時的做派看著還行,按西方的話來說,得算是第三順位繼承人了。
沒了嫡子,二皇子就算是庶長子了,因為繼位的希望很大,尤少君是把他劃在嫌疑人裡的,他有理由懷疑是二皇子在陷害太子,甚至要了原主的命。
尤少君還沒來得及調查二皇子,懷疑物件就死了!?
是他懷疑錯了,還是永安帝確認是二皇子圖謀不軌,賜死了?
不能怪尤少君連永安帝也往陰暗處想,古代的皇位繼承過程本來就是充滿陰謀和血腥的,要不怎麼說天家無親呢,再說了,從沒聽說二皇子身體上有什麼問題,突然間的暴斃,急病和暗殺,你說哪個機率更大些?
尤少君奔回京城未回家先進宮,倒不是他已經被古禮同化,認為忠在孝之前,而是他上一世便養成了好習慣——把公差交了,休假才休著安心。
馮公公身邊的一個姓田的小太監已經等在宮門外,說是皇上要見簡郡王,宮門口的御林軍很痛快就放行了……當然這和他們也很熟悉尤少君有關。
一路往御書房行去,路上的宮女太監無不神情嚴肅還帶些哀容,身上的衣服也都換成了比較素淡的,襯托得皇宮的氣氛比他上回進來時還危險。
廢太子時宮裡人也沒這樣啊,挺多就是變得比平常更小心翼翼而已,眼下的情況是代表永安帝很傷心?還是代表二皇子死的很蹊蹺呢?
永安帝最習慣在御書房接見大臣會見親戚,尤少君猜皇帝是想讓別人看到他是個勤學之人,抓緊一切空閒時間在讀書……可是在兒子沒了的時候也這樣?
“龍舅?”才看到龍袍尤少君便跪了下來,不過他沒像其他臣子一樣山呼萬歲,原主到底是被永安帝格外寵愛長大的,特權比較多。
“起來吧,”永安帝聲音柔和,“去康關城這麼遠的地方可是夠辛苦你了,你孃親可是沒少向朕抱怨,說你從沒出過遠門,千里迢迢風餐露宿的,不知會多辛苦呢!”
“不可能!”尤少君抬頭衝口而出,“我娘最高興的就是我長大了能為龍舅分憂,她才不會抱怨呢!”
永安帝聞言,笑容裡更多了幾分溫情.是的,他一直就認為妹妹比弟弟好,甚至比兒子都好,因為妹妹只會依靠他,盼著他真能千秋萬歲,但弟弟會嗎?兒子呢?
“嗯,那是朕錯了……”永安帝並無不悅。
皇帝怎麼能錯!?進宮前才努力給自己洗腦的尤少君反應不慢:“龍舅也沒說錯,兒行千里母擔憂嘛!”
“是啊,母子連心……陳貴妃很傷心的……”話是如此,永安帝的表情卻讓人看不出他是否也在傷心。
陳貴妃是二皇子的生母,是永安帝潛邸的老人,甚至還是永安帝的初戀……最後這點秘聞是長寧公主告訴尤少君的,本來應該是陳貴妃當永安帝的正妃,先皇后可能不會嫁給永安帝的,可就在朝廷下旨前,陳貴妃的大哥的愛妾生了個兒子,陳家大擺宴席,要將那小妾扶為平妻,結果讓御史給告了。
永安帝當時是太子,他的正妃自然是未來的皇后,皇后的孃家人怎麼能有寵妾滅妻的苗頭呢?當然得換人,可陳家姑娘被太子看上了,也不能嫁別人的,於是成了太子的妾。
長寧公主說起這件事挺感慨的,陳家人寵兒子寵到讓女兒當了妾,也不知他們會不會後悔,不過陳貴妃與孃家人不親近倒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
長寧公主說這些舊事,其實是想提醒自己的兒子,對太子親切友好是正常的,但也不能完全對其他的皇子目中無人,尤其是陳貴妃一脈,陳貴妃生了二皇子和四皇子,還被封為貴妃,皇后一沒這女人就成了後*宮第一人,連長寧公主見她都得低頭呢,沒事得罪她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