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顧菘藍回到家的時候,秦芸和顧延華正坐在桌前討論著什麼。顧延華是個普通的白領,秦芸是個普通的公務員,兩人平時上下班的時間還算固定,不過像這樣顧菘藍回到家前兩人都在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
“這綠化帶本就是咱們單元的公共用地,吳老太私用來種菜本來是說不通的,但如今被物業搞成那副樣子,種種菜也無可厚非。”
顧延華聽了這話卻是搖頭:“你我是沒意見,可其他業主未必就這麼想。畢竟當初大家都交了錢的,最後就讓一家得利,未免不公平。”
“你們在說我們樓前面那塊綠化帶嗎?”顧菘藍放下書包,走過去。
秦芸看了她一眼起身:“你們父女倆先談,我去做晚飯。”
“老媽辛苦了。”顧菘藍笑眯眯地抱了她一下,見她進了廚房,便在她原來的位置上坐下來,正好與顧懷興面對面。
見她坐穩,顧懷興才開口:“今天物業過來通知說,讓業主委員會盡快決定綠化帶的處置方法,不然可能會繼續停車位的改建工程。”
即使顧菘藍還只是高中生,顧延華卻並不覺得與她討論這樣的問題有什麼不妥。一來,顧菘藍也是小區的一員,有決定小區建設改造方向的權利。二來,他也希望自己的女兒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顧菘藍坐正了身子,問:“那現在大家的意見是什麼樣的?”
“之前有一半人不同意改建成停車位,不過現在不少人覺得與其這麼荒著,不如建成停車位,一來疏解小區的交通,二來以後誰家買了新車也好有地方泊車。”顧延華頓了頓,問顧菘藍,“你呢,怎麼想?”
“我覺得改成停車位挺好的,畢竟最近我看樓下的路是越來越堵了。但是,”顧菘藍單手撐起自己的腦袋,看著顧延華,“老爸,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不希望那裡變成停車位。我的陽臺望出去剛好能望見那塊地,原來的綠化帶雖說也不怎麼好看,但綠色至少讓人看著舒服,如果變成停車位,那就什麼景色都說不上了。”
“從大的角度說,我們小區年代比較久了,綠化帶本來就少,要是這個綠化帶再沒有了,那以後大家在小區裡活動的區域不就更少了嗎?”
聽她有板有眼地說完,顧延華滿意地一笑:“我也是這麼想,停車的問題固然重要,但犧牲綠化帶卻不是好辦法,今天能改咱們這片的綠化帶,明天就能改其他地方的。有了先例後面做起來便會理所當然,到時候綠化帶就更少了。”
“不過,”他頓了頓,說出了自己的擔憂,“這地上原本的樹都已經移到別處去了,要把這塊地改回綠化帶,成本有點高。”
“那直接變成公共菜地不就好了?”顧菘藍再次挺起了腰板,把自己腦海中考慮了很久的主意說出來,“把地分一分,找一些願意的人來種菜,到時候收成平分,至於勞動的人再給他們一些報酬,這樣不就公平了?”
“話是這麼說,”顧懷興見她精神滿滿,不由地笑,“但是除了吳老太,我們單元怕是沒有人願意去種菜的。而且,這菜收穫時間不一樣,到時候也不好分。”
“我倒覺得未必不行。”秦芸從廚房裡探出腦袋來,“菜地可以不平分,而是統一歸公,到時候統一規劃,統一種植。平時也不需要怎麼照顧,只要像我們藍藍這樣有空閒的免費勞動力平時去澆澆水施個肥就成。至於菜熟了也不用分,到時候搞個什麼社群收穫季的,大夥一起烹飪豈不是很好。”
“我贊成。”顧菘藍看了眼原來一直再偷聽的秦芸,有些興奮地站起來,“雖然那些大嬸會為了幾塊錢的利益計較,但她們平時也沒什麼事,每次參加社群活動都挺積極的,搞社群烹飪,她們肯定到場。”
她想了想繼續道:“至於可行性,菜地規劃可以問問池叔,可以種什麼菜趙爺爺和吳奶奶肯定清楚,我也不介意義務勞動。”
“倒是可以試試,”見她倆這麼興奮,顧延華也站起來,走到顧菘藍邊上,“明天週末,我到業主大會上去提一提。”
顧菘藍挽上他的手臂:“我看好你的老爸。”
顧延華笑著揉了揉她的腦袋,“畢竟是我寶貝女兒的主意。”
“得。”秦芸望了父女倆一臉,冷哼一聲,“就你女兒厲害,我半點功勞都沒有。”
看著轉身進廚房的女人,顧延華和顧菘藍對視一眼,相視而笑。
*
晚飯過後,顧家的門鈴響起。
“藍藍,桌子擦完了嗎,去開一下門。”秦芸在廚房收拾,顧延華在洗碗,就顧菘藍有空閒。
顧菘藍應了一聲,跑進廚房,把抹布扔進顧延華身前的水池裡就往外跑。
一開門,門外站著的是雲清和池曄。
“雲姨,晚上好呀。”
顧菘藍連忙讓他們進來。雲清是位大學教師,同時也是位難得一見的美人,即使到了四十的年紀,也不見歲月在她臉上留下多大的傷痕。池曄的樣貌大多傳自於她,只是多了幾分少年人的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