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五章 不堪一擊
時間到了三月份,大地化凍,春暖花開。
辛勤的百姓們又一次耕耘於他們並不富裕的沃土之上。
發生在北方的戰鬥,也比冬天的時候更加激烈起來。當然這是對高句麗來說的。
一個冬天過去,王言已經派兵打入了遼東腹地。在他的指揮之下,高句麗被打的節節敗退,但是高句麗又不甘失敗,總是更瘋狂的捲土重來,不斷的增兵,抵抗的還是很堅決。
當然堅決的同時,也開始派人搞外交了,請見王言,請見楊廣。
王言當然不見他們,不過卻也沒有殺人,而是打發著送去了大興。反正一時半會兒也打不完,讓他們跟楊廣玩去吧。
就算楊廣見到人就同意罷兵,來回兩個月的時間,也足以將戰爭的形勢推進到新的局面。
王言指揮的部隊,深合兵法至高奧義,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突的快、打的猛,守的穩。
並且在交戰的過程中,多數時候王言都能做到料敵於前,溜的高句麗的部隊跟傻子一樣。
同時王言很少打攻堅的戰鬥,除了必要的不得不打的關鍵地點,其他的地方採取的都是各種的佯攻、襲擾,以期迫使高句麗的部隊自亂陣腳,慌亂排程,分而食之。
不過高句麗的統帥不傻,這個手段在翻過來掉過去的變著法上演了不知道多少回以後,他們也長了記性。於是很多時候,一些部隊發現打不過了,支援趕不過來了,就當起了王八,收縮兵力,除了少數自負不服輸的將領,多數降臨都是堅決不分兵。
對這樣的情況,王言基本不會搭理,不會用人命去填。只是調動一些部隊包圍,有人救援更好,沒人救援就困著。
根本不用很長時間,三五天軍心動盪,十來天內部騷亂,不到十五天就有人拿著將領的人頭出來投降了。
打了半年多,還沒有出現堅守的月餘,糧食斷絕,開始吃人的事情發生。
也是一邊打,一邊吸收高句麗降卒,在後邊順便修修路搞搞建設,或者是拉出去當敢死隊跟他們自己人血拼。
當然王言對待俘虜也是很寬厚的,他派了大量的人去到戰俘之中,給他們宣講大隋多好多好,高句麗多不行,給他們講真心投靠大隋的待遇等等。
畢竟不可能真的把高句麗的所有人都殺光了去,如同突厥人那樣,都要吸收過來。甚至於在大隋已經佔領的地方,已經有一些戰場上傷殘退下來的軍卒跟高句麗的女人過起了日子。
他們都是不願意回去的,在家裡討不到媳婦,過的也不好。這邊地多,還發媳婦,直接過日子,很多年輕的軍卒都是願意的。
而且王言還在不斷的修路,構築驛站郵遞網路,保證資訊、道路的通暢……
渝關,也就是山海關,王言的帥賬就在這裡。
他沒有頂到前邊去,是因為要鎮守後方,處理政事。同時更重要的一點,也是防備著中原造反。
毫無疑問,他的防備是有作用的。
“將軍,我們的信差已經遲了兩天,一個人都沒有回來。並且陸上的補給,也已經遲了一天。”
參謀看著負手而立,站在海邊的王言,盡職盡責的彙報。
王言嗯了一聲,風吹了他的衣襟,以及才洗過的半乾的頭髮。
昔年老曹兵徵烏桓,在這裡有名篇。
兩千年以後,這裡還有名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當然現在是初春,並非秋天。兩千年後換了人間,現在卻還是那個人間,也還是那一群從來沒有變過的人。
王言看著面前為著春風湧起浪濤的海面,久久無語。
參謀筆直的站在後邊,靜靜的看著將軍不動如山的寬厚背影……
“這人啊,就是賤,只許他們謀別人的財,害別人的命,就不許別人一樣對他們。”
王言笑呵呵的聲音響起,轉回身來看著他,“傳令,全軍罷兵,命李靖所部……抽調十萬兵馬,南下,平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