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兵的條件是,這邊的東啊突厥,包括西突厥,全部內附,服從大隋的統一管理,維護並執行大隋的政策,配合大隋官員進行治理。
突厥貴族沒有反抗的餘地,他們已經分裂了,已經人心不齊了。如果再打下去,他們都會死。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歸附了大隋,還是有相當的一部分人帶著部族遠走西域。
這對大隋是件好事,走的肯定都是不服管教的刺頭,省了不少力氣。而且他們去到了西域,也必然不老實,在西域那邊惹事生非,這對大隋是有利的事情。
突厥內附,標誌著突厥政權的滅亡。從這個角度來說,王言也算是一戰打出了滅國大功。
同時突厥覆滅的影響力也不止於此,隨著訊息的擴散,吐谷渾老實了,西邊高原上的各種部族也老實了,高句麗都安穩了不少。一仗給大隋打出了又一次的安穩發展的時間,可以安心的經略百越、南越之地……
面對罷兵的命令,王言一句怨言沒有,盡了最後的行軍總管的職責,精編了手下的五萬大軍,漢胡一體,安排了各自的駐防地點。
畢竟草原是新得的地方,武力鎮壓反動是必要的事情。絕對不能讓突厥喘過這口氣,回頭再生事端。
同時王言也在這時候,又一次的確定好了戰後的撫卹等等,以及他老王家自己的一些收買人心的照顧。
等到安排妥當以後,散佈在各地方的部隊,就是由著各種的都督、大都督話事了,或者是更進一步的雜牌武將領導部隊,沒有王言這種統帥的事兒了。
王言很早以前,身份就已經由武將,轉換成了統帥。那是在最初,組建水軍部隊的時候,隊伍越來越大,管的也越來越多,雖然那時候他仍舊只是揚州驃騎將軍,但實際上就是水軍統帥。
只不過是這一次對突厥的滅亡之戰,他第一次正式掛帥行軍總管,這才算是徹底的成為了一名實際上的軍方統帥,實際成為了一派軍方大佬。
他的軍中班底,自然便是他統領過的部隊,揚州的水軍以及草原上的這些隋軍,和突厥軍隊。他在戰時,就已經臨陣提拔了不知道多少人。在戰後,進行統一的封賞之後,這些人註定要被拆開,那時候他的影響力,就算是擴張到全軍去了。
哪怕這對王言同樣有利,但相比起這些人聚到一起,威脅就小多了。這是老楊家,對王言這樣的統帥的必要限制。
畢竟真的維持原樣,什麼都不動。以王言的威信來說,他的文書,說不定比朝廷的文書都好使。王言都能直接調動部隊。
而且王言不必要可以調動所有部隊,他只要能夠調動一部分,剩下的人自然就景從了。那才是真正的大威脅。
與其如此,讓王言在全軍擴散一下影響力,但是無法有效的調動軍隊,只能利用軍中人脈辦事兒,就要好的多了。
總也不能真的弄死王言……
來時是一堆人馬輕裝簡行,回程也大抵是一樣的。只不過是一大堆的拿命蹭功勞的豪門大戶之家的子弟沒有撤走,他們現在還是各級的軍官,有的不想走了,有的想要調走,那就得是他們身後的家族各施手段了。
王言倒是沒有覺得這些人蠶食他的根基,這些人沒有那個能耐。主要是這一次打勝仗,他也是收穫了不少豪門大戶的人情的。是楊廣做主塞進來的,但事兒顯然不是那麼回事兒。
因為王言是主帥,他要整死這些人有無數的辦法。但他沒有那麼做,只是弄死了幾個實在壞事兒的,剩下的該給的功勞一分沒差,該升的職,也都沒有故意針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甚至就算是死的那幾個,家裡人還得感謝王言呢。畢竟兩國交戰,並非兒戲,王言出征之前看誰不順眼砍幾個祭旗,立立軍威,他們也都是有準備的,沒有小題大做的藉此政治發難,追究他們的家族就不錯了。
當然他們的感謝也只是面上的罷了,畢竟死的自家人,有個態度意思意思就行,大家也還是看不過眼的。
那些大戶也是一樣,人情歸人情,看不上還是看不上,畢竟王言是異類麼。
王言卻是不管那許多,他帶著部曲,和多出來的一個李靖回到了大興。李靖的事兒,都是他安排的,直接隨他一起調回來了。
留在那邊也沒什麼用,畢竟突厥都相當於是被滅國了,除了鎮壓反叛,也沒什麼大的戰事,沒什麼意思了。
他的歸途,是一路有人提前傳訊息到大興的。
所以當他回到大興的時候,在十里之外,便遇到了出城迎接的楊廣以及一大堆的朝臣。這已經給了王言很高的禮遇。畢竟他沒有帶大軍回來,楊廣又是皇帝接班人,還有各種的公卿大臣,規格已經很高了。
“子言,哈哈哈哈……”
楊廣熱情的抱了一下王言,使勁的用拳頭捶著王言堅實的胸口,哈哈哈開心的狂笑,以此展示他對王言的親切、信重,也給其他朝臣,看一看他對手下頭牌是如何態度。
“臣幸不辱命,未辜負陛下與殿下對臣的期望。”
“豈止是沒有辜負,你功莫大焉啊,青史留名,一代名帥,我大隋有你王子言,何愁不興啊,哈哈哈……”
“此非臣一人之功,乃是陛下妙算,殿下支援,諸公群策群力,軍將戮力同心,軍士用命血戰,還有我大隋傾國之力保我大隋軍隊精良武備,吃飽穿暖,如此方有此大勝……”
王言與楊廣一通商業互吹,分享著勝利果實,回城去了……
? ?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援!
? (本章完)
喜歡影視世界從藥神開始請大家收藏:()影視世界從藥神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