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外,楊廣舉著碗。
“祝願我大隋勇士,凱旋而歸。飲勝!”
“飲勝!”
“飲勝!”
“飲勝!”
一百餘人高呼三遍,而後一口喝光了碗中的酒。
“出征!”
王言肩扛馬槊,大手一揮,百餘人翻身上了馬,王言勒馬轉圜了一圈,看了看送行的蕭媚,溫和的笑了笑,隨即轉身打馬而走。
“駕!”
一大堆的呼喝之聲響起,百餘人的隊伍出發,但卻有著驚天動地的動靜。
因為是一人雙騎,一匹馬還拴著另一匹馬,王言更是一人三騎,三匹都是絕對的寶馬良駒。如此二百餘匹戰馬,一齊奔騰出去,便就有了浩浩蕩蕩的威勢。
蕭媚目送著隊伍浩蕩遠去,轉身要走時見楊廣和宇文化及都看了過來,便盈盈一禮,而後默默的離開……
楊廣和宇文化及也收回了目光,繼續望著遠去的煙塵……
王言沒有同蕭媚如何卿卿我我,該說的話,在過來的一路上都已經說過了,蕭媚也知道怎麼做事。只要沒有王言確切的死訊,沒有人會動蕭媚,她安穩的做事就好。
其實也沒什麼事要做,不外乎就是做一些生意,找一找織布印染的人,等王言打完了仗回來研究印染的配方。
另外再買一些地,找寒門士子給佃戶的孩子們上課,再讓佃戶們養一養雞鴨鵝豕,便就算是成功了。具體如何做,還是要等王言回來搞研究……
百餘人、二百騎的隊伍,在雁門關休整了一天,吃飽喝足也睡好以後,直接就衝了出去。
想去草原,並不是那麼簡單的。畢竟這是邊界地區,突厥也不傻,在這邊也有安排。所以王言等人想要出去,就得快速機動,直接突進去。
這便是第一場戰鬥……
騎兵隊伍成鋒矢陣,以王言為首,毫不停留,直接碾著突厥,硬生生的打了出去。
雁門關的守軍都驚呆了,實在太猛了。王言的馬槊舞動,有的突厥人都被他挑飛到了天上去,剽悍的很。
如此輕鬆一戰,甚至只是有幾人受傷,都沒有人戰死,就輕鬆的突進了出去,消失在了朔方的戈壁之中……
突厥是個強大的敵人,不過歷來中原王朝鼎盛的時候,周邊夷族的下場都不太好。
楊堅上位之初,就分裂了偌大的突厥,使其分成東、西兩部分,並且互相征伐不休,也都向隋稱臣納貢,還是很有效果的。
一個強盛統一的突厥,大隋還真不一定乾的過,畢竟隋唐之際,是突厥的鼎盛之時。前有楊廣被困雁門,後有李世民渭水之盟。
不過突厥的體制在那,也沒辦法做到完全的統一。他們是遊牧民族,有著各自的大汗,大汗之下還有各種的草原貴族,他們是一個聯邦結盟的形式。
打仗了,大家集結起來,不打仗,那就各過各的。所以號令草原,也是因為勢力最大,並拉攏了多數人而已。
他們可以一起打勝仗,但不能一起打敗仗,失敗了以後回去必要有內亂。畢竟草原上一大堆的汗,一大堆的山頭,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誰都不服誰。
中原王朝歷來也是利用這一點,對草原上進行分化拉攏。論到玩心眼兒,中原王朝計程車大夫們可真不白給,給這些外夷忽悠的跟傻子似的。
當然在此之前得有實力,讓人家不敢輕易動武。說到底,實力才是基礎。鼓唇弄舌,不過是打仗的耗費太大,中原王朝輕易不願大動干戈,所以上兵伐謀,遠交近攻。
雖然現在的突厥對大隋稱臣納貢,但是雙方關係其實也並不安穩,總體是在對抗中求共存。突厥總是小股部隊的騷擾與劫掠,一旦大隋興師問罪,那就是下邊的人乾的,我們國情特殊,天朝上國多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