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盤算的人都是新併入進來的兩縣的人民,原本的晉陵人民已經全都住進了樓房。新來的人民,有的到了晉陵這邊,有的到了工業區那邊,還有的農林牧漁的工作站等等,這些全都要用人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其實工作站除了遠一點兒,沒什麼不好的,廠裡也給蓋了樓,還配廚師做大鍋飯,一應的生活物資、店鋪也都齊全。畢竟是管一大片地方的,少的幾百人,多的上千人聚居。老婆孩子也在,學校也有,還有警務站,什麼都不缺,什麼也不差。
就是沒有城裡那麼熱鬧,但是工作站的倉庫裡停的全是農機,閒了開上拖拉機進城玩一玩,還挺瀟灑的。
當然現在這些人沒那麼多的感覺,才脫離了面朝黃土背朝天,哪怕轉而開始大規模的機械耕作,他們也沒有覺得土地是多麼好看。
不過再發展二十年,王言相信農林牧漁的工作會是晉陵年輕人的搶手工作,因為他們已經開始需要感受生活的美。偶爾申請調崗去種種地,摘摘果子,養養魚,也不失為一件享受的事。
晉陵賺錢的業務越來越多,生產力也越來越高,哪怕是擁有百萬人口,可去除了老弱病殘,滿打滿算也就是七十萬的勞動力而已。
而晉陵的產業眾多,工廠規模全都在擴張。紡織、家電、鋼鐵、肉食、半導體、紡織機械、農用機械、摩托、汽車、飲料、食品、造紙、化工、學習用品、文藝,還有農林牧漁及其鏈路上的產業,更有縣內大量的基礎、公共建設,電力、水力,還有醫院、教育等等。
還要再算上政府的公職人員,以及維穩所需的數目眾多的警察、民兵,維護安全的消防、森林部隊等等。
如此七十萬勞動力分攤到各處,隨著生產力釋放出來,人力根本不夠用……
八三年開始三縣的合併工作,到八六年底,三年時間,實現了晉陵的農業機械化,梳理了農林牧漁工作。與此同時,也初步實現了農村人口進城。儘管大多數人還是住著板房,但確實釋放了勞動力進入到工廠,生產能力大幅提升。
而在八五年的時候,晉陵就發現了勞動力不夠的事實。因為晉陵要建設的東西太多了,光是基礎、公共建設,就佔用了大量的勞動力。
毫無疑問,相比起讓人們搞建設,不如讓人民搞生產來的划算。
於是又如同之前的那次一樣,晉陵跟省裡要人,省裡向各縣攤派人數,開始了省內的農民工流動。到了八七底,原本的晉陵十餘萬的工程隊的晉陵人,全部分散流入了各個工廠,晉陵工程隊的晉陵人只有幾千個,他們帶領外來的農民工幹活,同時也進行監督,保質保量的完成建設任務。
而這個時候,晉陵做建設的工人數量,已經達到了近四十萬人。
這一次晉陵真是一天變一個樣了,內部的道路修到了各個農林牧漁的工作站,甚至是田地之間方便運輸的道路,也都是柏油馬路。
晉陵本身的城市建設也越來越完善,越來越乾淨。學校更多,醫院擴建的更大,大大小小的公園修了許多,市中心的區域也建設完畢,向外輻射建設與發展也不斷的推進。
工業區建造完成,運轉良好,生產有序。
職工房的建設也已經建設完畢,解決了百萬人口的住房需求,城市也基本建設完成,或者說是完成了最基本的建設。如道路、公園、公廁、水路、電網等等基礎、公共建設,完成了全市的供應,今後要做的就是對這些進行維護、升級,以及隨著城市的擴張而擴張。
晉陵因為改革與開放而走在了前邊,如今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就,自然影響力也更加重大。有人來拍紀錄片,各種的領導視察、外地領導考察建設成果,各種的新聞媒體滿大街的採訪、拍照,還有國外的人來到晉陵看看中國取得的成就,在全球範圍內都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
如此經過了不斷的宣傳,導致了國內外的旅遊熱情。反正不管國內還是國外,有錢有時間的,都想到晉陵看一看到底發展成了什麼樣子……
旅遊的火爆,自然也就帶動了晉陵服務業的突飛猛進的增長。晉陵一直堅持的,對於本地的歷史、文化建築的保護,對於地方歷史的梳理,在這個時候得到了體現。至少外來的遊客們,有玩的地方,同時也做了一定的文化宣傳工作,有著相當的正面影響。
至少這時候,還不是哪裡都重視這些東西。晉陵的示範作用展示出來,各地都在相關方面投入了一定的資源。
此外同時也帶動了晉陵各種產品的銷量,熱度爆炸,晉陵的產品又一次的爆賣。各種的民生相關的東西,全都賣斷了貨,人民搶購,熱情高漲,晉陵賺的盆滿缽滿。
不過這個時候已經不是百萬人口了,有死去的,有新生的,有國家分配工作的,有自主應聘的大學生,如此加加減減一番,又新增加了二十萬人口。
所以房子還在建設,畢竟結婚、生孩子,都是要分房、換房的,除非哪一天晉陵的人口開始負增長了,那麼晉陵才會停止蓋樓房吧。
不過也是這個時候,晉陵新建的職工房終於不再是以前的一般樣子。
之所以一直是一個樣式建設,為的是公平公正,先統一解決了有的問題,再統一解決好的問題。現在已經基本解決了人民樓上樓下的需求,自然就要開始滿足人民更好的居住品質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