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服了,我承認,以前是我太年輕了。”
王言含笑點頭:“孺子可教,小同志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宋運輝無語凝噎,目光看向了窗外。
正看到有人在院子外面張望,他起身看了一眼,說道:“楊巡來了。”
說話間,他已經站起了身,出門去招呼楊巡進來。
“姐、姐夫,大叔、大嬸,嫂子,我今天才回來,聽我媽說姐生孩子了,小輝哥也帶著嫂子回來了,過來看看孩子,見見嫂子。”
楊巡手裡拿著東西,進屋問了一圈好。
王言含笑點頭,宋運萍說道:“別那麼客氣,都是自家人,來就來吧,還拿東西幹什麼?快坐吧,吃西瓜。”
“都是東北那邊的人參、鹿茸,還有點兒藏西那邊的蟲草,姐你剛生完孩子,就得多補補營養。
說笑了一陣,三個男人到院子裡抽菸,王言問道:“有兩年沒見著了,在金州乾的怎麼樣啊?”
“還行,我從粵省那邊倒騰一些貨,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在金州賣的還不錯。之前我們那市場有人賣假冒偽劣,商場被人砸了,也沒信譽了,我一把火燒了市場裡的東西,承包了那個市場,還上了報紙。這不是才忙完,閒下來了就想著回家看看。”
“什麼時候的事兒,我怎麼不知道呢?”宋運輝皺著眉。
“就是三月份的時候,小輝哥你可能不關注。”
“不是我不關注,是那陣我出國了,我說怎麼沒聽見這些事兒呢。我再不關注,你都上了報紙,這麼大的事兒我怎麼也該知道的。”
“哎呦,小輝哥你還出國了呢?真厲害。”
“就是考察一下專案,前後二十多天,也沒啥厲害的,正常的工作需要。”
楊巡吹捧了幾句,隨即問道:“姐夫,我挺好奇的,咱們晉陵在外面自己乾的人都怎麼樣了?”
“基本都倒騰貨物全國各地跑呢,比較好的幾個,接了地方的一些工廠,自己幹呢。還有幾個做貨運的,有幾個從蘇聯那邊倒騰東西。你這樣自己弄了個市場,算是出挑的了。”
王言說的是實話,楊巡做的確實算不錯。這時候市場很好,但類似楊巡這種選手,生意其實並不好做。他甘願倒騰貨做攤販,那沒問題,可以做的很好,賺的很多。但他想要向上發展,他的資源就不足夠支撐了。
想要的東西買不到,想辦的事兒沒人批,凡此種種。
但是有關係的人就不一樣了,不論是藉助股份制改革侵吞資產,還是倒騰條子,他們都算是名正言順,辦事兒方便。
所以一定程度上,後來的那些富貴的草莽出身的人,也不全都是幸運,確實有時代的紅利,但能做起來其實也不容易。
敢想、敢幹,還能找對路,都是很難得的。否則真要那般簡單,人人都是千百萬的身價了。
“我們幹個體是真不容易。”楊巡搖頭感嘆。
“你不錯了,現在也有了自己的事業,已經很好了。”
“可我想更好啊。姐夫,你見的多,你說我現在的情況,怎麼才能做的更大,更好?或者我乾點兒別的事兒?畢竟現在市場挺好,也算是有底。”
“你不懂技術,搞不了高階的東西,就做你現在的工作就不錯。可以繼續批發貨物,或者倒賣港島那邊的東西,或者你也可以做做物流,對於貨物週轉的需要是很大的,國家也在大力的修路,為什麼?就是為了加快運輸效率,提升貨物轉運能力。
不是我給你指什麼路,是人民需要什麼,你找對了這一點,用心去做,那就錯不了。也可以從中間環節入手,就像你市場裡的那些商戶,都是賣什麼的?貨是從哪進的?你集合了市場的優勢,去廠家把價格打下來,你自己吃個差價,都夠你賺的。”
“還真是啊,姐夫,這個問題還真沒想過。我們市場人多啊,人多力量就大,就能議價。只要比現在的進貨價便宜,他們就願意,我也有的賺。姐夫,你真聰明,一下就想到了這。”楊巡張嘴就是吹捧。
這好像成了楊巡的本能了,他年歲淺,又沒背景,還走南闖北,嘴軟不吃虧,到哪裡都是好話一籮筐,這是他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