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兩縣的人力併入,以及可供發揮的地域更加的大。
隨著產業調整完畢,各方面都取得了十分明顯的進步。
如紡織機械的生產,有三分之二的零件送到了其他兩縣生產,晉陵這邊轉而做起了最後的一些高難度、高精度、高要求的零件,以及總裝的工作。如此鏈路擴大,產量自然也就大大的提高。
事實上晉陵的紡織機械一直都是供不應求的,受影響最大的經緯都火燒屁股了,以前沒在意晉陵,現在也是開始上手段了。
外國就更不用說了,發展到現在,他們的機械也已經幹不過晉陵了。雖然並沒有那麼大的代差,但是在各種的資料上,已經漸漸的開始拉開差距。價格還便宜,外國怎麼打?
晉陵機械的目的很簡單,不等外國跟晉陵打價格戰,晉陵就先利用優勢把價格拉下來。晉陵的成本更低,利潤空間也更大。但是外國的成本高,他們的產量還幹不過晉陵,如果降低價格,就會嚴重影響效益,就會影響研發投入,三五年過去,基本就等死了。
晉陵就要先打死外國的機械。
當然現在相對來說還沒有開放完全,並沒有真正的世界貿易,如果是新千年以後,外國的紡織機械死的會更快……
農機的生產也是如此,這個還更有擴大生產的必要性,因為要釋放勞動力,要用最少的人種最多的地,空出來的勞動力轉移到工業中。
所以晉陵的各種型號、各種用途的農機,也是將多數的零件轉到其他兩縣生產,晉陵這邊的總廠進行最後的總裝。
此外的摩托車、拖拉機、化纖、化工、罐頭、肉食、養殖等等,也全都轉移,分割槽劃片,擴大規模,提高產量,也給另外兩縣的農村人口進城提供大量的崗位。
鞋服日化等等,則是分了幾個不同的工廠,做不同的系列,從低端到高階全覆蓋。
如此產能提升,賺來的錢則是攤開好幾份,一部分是兩縣的職工薪資、福利等等,一部分是兩縣的基礎、公共建設,還有一部分投入到了新規劃的各項設施中,大部分投入到了晉陵本部的建設,以及農機生產,解放生產力。
值得一提的,有兩件事。
八三年全年,晉陵賺取外匯一億四千多萬美刀。
這之中,除了原本的晉陵的各種外國的合作伙伴以及廣交會的新客戶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勞文·哈里斯,八二年廣交會上認識的洋鬼子。
在王言的遠端指導,以及充足的、高質量的、新穎的、有效的各種的鞋服日化的供應之下,在外派的晉陵人的配合下,在勞文抱著逆天改命,成就億萬富豪的期望之下,晉陵名牌在美國成功上市銷售。
王言支援了一些美刀,在美利堅開設直銷門店,勞文抵押了他的房和車,進行各種的營銷。經過了一年的時間,經歷了各種的活動,晉陵名牌在美國有了品牌知名度,有了銷量,也就賺了錢。
不過在美國,晉陵名牌不叫晉陵,而是叫‘j’,品牌標識則是一樣的,都是‘兀’的樣子。至於j的重複,那不管,反正都是簡寫,大不了就打官司。
賺來的錢,一部分給了勞文,一部分用作直銷門店的建設,還有一部分則是用於在全球範圍內採購裝置,只要能買到的,都買了送回國,同時也給國家上交一部分外匯。
這不是一個秘密的事兒,也不用暗戳戳的行動,藏也藏不住。
所以既然藏不住,既然無須藏,當然要大張旗鼓的在國內宣傳。這也是如此行動的原因之一,就是外銷帶內銷。
於是晉陵砸出了錢,大肆的鼓吹晉陵名牌在國外的銷售量,還像模像樣的登了一些採訪洋鬼子的對話,以及一大堆的門店擁擠搶購的照片,突出的就是‘洋鬼子都認咱們晉陵的名牌,那這就是真名牌,買就對了’。
這很噁心,但很有效。
國內的營銷是在八三年下半年開始的,體現在報表上,可以說是銷量直線飆升。尤其是到了十月份之後,晉陵的直銷門店陸續開門,店鋪的火熱更體現了出來。
帶動的不僅僅是鞋服日化,因為晉陵的直銷門店跟超市一樣,佔地都挺大,是分割槽域的。只要是晉陵產的,面對人民群眾的東西,全都有展示。包括鞋服、日化、傢俱、食品、生活用品等等,基本都要比尋常的東西貴一些。
晉陵的東西是絕對不會降價的,是一定要從開始就把逼格立住了,一旦降價就廢了。
另一件事,則是晉陵人民發展銀行的正式成立與營業。在有裝置以及網路架設完畢的情況下,運轉起來並不難。隨便找個地方,聯通了裝置也就是了。
開業的第一筆業務,就是給三縣的職工、政府公務人員辦理銀行卡,其他有意願的人民也可以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