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活當然沒有研發難,但沒有專業知識,卻是做不了的,同時在過程之中,也是要動腦子的……
大學生們的加入,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最直觀的,就是各種機械的研發進度大大加快。其他的化工之類,這種沒有辦法量化工作進度的專案,王言看過去那也是速度翻了倍的。
最最顯眼的,就是他王某人一下輕鬆了很多,職工們看到他在各處閒逛的時間都多了不少。
當然這是外人看起來的,實際上王言在溜達的過程中,也是發現、解決了許多問題的。而他這邊最大的成就,就是在解脫出來的這一段時間中,轉而在電子廠內花了更多的時間,搞了快一年的電子錶,終於是成功的研究了出來。
這不單單是一個表的問題,而是一支表的所有,從電子元器件,到電池,到外殼等等,都要解決製造、生產的問題,同樣是一整條的產業鏈,所以才耗費了這麼長的時間。
解決了製造,接下來就是生產。
原本的電子廠並沒有多少人,這一次卻是直接擴充了上千人,開始摸索著進行量產。
電子錶的生意還是不錯的,現在才是八二年,能一直賣到新千年去。如果再跟時尚掛鉤,一如小日本的卡西歐那般,賣到新世紀的八二年也是可能的。
毫無疑問,王言的審美絕對不是粗製濫造的兒童表的樣子,就是兒童表,也要做的漂亮、精美、時尚。
所以他開了多條生產線,一條做兒童表,一條做成年人的電子錶。
兒童表是塑膠的,便宜的很。成人手錶則是合金的,堅固耐用、時尚美觀,當然價格也很感人,比很多機械錶都貴了。
不過晉陵賣的東西,除了衛生巾、衛生紙,就沒有便宜的東西。
如此,一切都按部就班的快速發展著,農機生產的越來越多,效能越來越強,紡織機械也是穩定的產出銷售,職工房是一棟又一棟的拔地而起,縣裡的柏油馬路也是一天比一天更長,進城的職工是一天比一天多。
得益於開始引入外地人口乾活,縣裡的各項工程的建設都提起了速。
而晉陵全面開工,受益的其實也不止是晉陵,全市都沾光。各種的建築材料供應,晉陵已經完全負擔不了了,市裡相關的工廠,都是一車一車的往這邊送材料,這也是帶動了其他的地方的發展。
儘管他們提供各種的初步加工的基礎材料,缺少更多的加工環節,提不上更多的價格。可晉陵卻是給了他們一個不錯的價格,一樣是沒有走計劃的。在這方面,晉陵一向都很大方。
如此,一直到了七月份,第二批的國家分配過來的五百人,以及主動回鄉的本地大學生二十三人到位,更加大了晉陵的人才隊伍,加快了晉陵的發展……
山頂上,徐書記遙望著下方的晉陵縣城,感慨頗多。
四年多以前,他初到晉陵任縣長,那時候他就來這個小山頂上看過晉陵。那時候街上沒多少人,城也沒有多大。不想四年多以後的現在,街上人潮洶湧,城市一眼不能盡收,各種的樓棟林立……
“還真是換了人間啊……”他很有幾分感慨。
“都是領導的功勞啊。”王言在一邊,笑道,“要不是領導支援,哪有晉陵今天的成績?”
“我有幾斤幾兩,我自己還是清楚的,你就別給我戴高帽了,我也都是沾了你的光。”
“領導又罵人了,什麼沾了我的光?我何德何能啊?是領導心有晉陵人民,我們晉陵人民給領導的回報,都是好人民。”
“你啊……”
徐書記虛指著王言,好笑的搖頭,轉而問道,“現在人才也有了,你們電子錶都搞出來了,接下來打算怎麼發展啊?”
“還是按照咱們先前的規劃,農村人口進城,土地收國有,農業機械化,維持我們紡織業現有的領先,並繼續提高擴大優勢,全面發展現有的產業,大力發展半導體,不斷追加全縣的基礎建設投入,加大咱們職工房的建設。”
“我說更長遠的。”
“長遠的就是我在北京彙報工作的時候說的,我們要進行產業升級,產業轉移,淘汰掉縣裡汙染重、勞動密集的產業。
半導體就是未來之一,是我們晉陵壓住的產業。還有造車,目前我們腳踏車廠已經在開始生產摩托車了,一點點的發展,以後造四個輪子的小轎車。不過造車也是勞動密集,我們技術成熟了,人民素質提高了以後,一樣也是轉移到外地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此一步步的發展我們的技術產業,把相對落後的轉移到其他地區,用其他地區人民的勞動賺取利潤,反哺我們晉陵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