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相信廠裡會越來越好,所以願意花錢。尤其是三職工、四職工甚至是五職工的家庭,都是買倆、仨的。
這讓廠裡的一些家裡孩子少的職工很眼紅,據王言聽聞,都在憋著勁生孩子呢。甚至去年末的時候,就已經有一些婦女懷孕了……
其實主要也是還有另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計劃生育。
雖然這時候還沒有確實的定行國策,但是已經開始在一部分地區進行試點工作,人民群眾也都聽到了風聲,所以‘搶生’。
但別人不知道,紡織廠的職工敢生,確實是廠裡給他們的勇氣。畢竟生孩子是要養的,他們認為能養的起很重要。
當然也不排除重男輕女,不排除有人就是願意生等等因素……
王言回到廠裡,同原紡織廠的領導開會。
現在的紡織廠,事實上的形成了兩套班子。一套是原本的紡織廠,負責本來的紡織業務,以及織機的推銷。另一套是原農機廠,原本的領導都保留了下來,他們負責本來的農機業務,以及新增的織機生產業務。
兩者同屬紡織廠,由王言這個副廠長,總領全域性,人事統一安排,財務統一核算。
會議室中坐著七八人,最年輕的都是三十五以上,都是高階別領導。
王言坐在老祁廠長的下首位置,散了一圈煙,問道:“老廠長,跟縣裡還有鞋服廠那邊談的怎麼樣?”
“徐縣長同意,工商局同意,宮書記原則上同意,說具體等考察結束以後再看,鞋服廠領導舉棋不定,沒個主意。”
老祁廠長抽了口煙,喝了口茶,一聲長嘆,“王言啊,咱們跟宮書記是越走越遠了啊。”
“是啊,王言,說什麼宮書記都是縣裡的一把手,咱們是不是緩和一下關係?”已經把家裡親戚安排進場的老李附和著勸了一句。
“首鼠兩端,那就兩端都恨。熬一熬吧,熬走了就好了。”
王言沒有如同私下裡同老祁廠長那般強硬表態,人多心眼兒多,該注意還是要注意。
他接著說道,“給鞋服廠的職工散出風去,說我們要合併他們廠,充分的發動群眾嘛,讓縣裡聽一聽鞋服廠職工的心聲。”
眾人笑了起來,卻也擔憂,因為這更進一步的跟宮書記背道而馳了。
宮書記不是不同意,是想讓紡織廠在他的英明領導之下,那就什麼都好說了。現在王言要如此做,那就是強逼著宮書記同意。好歹人家是一把手,這肯定是個問題,以後縣裡班子換了一套人,這也是前車之鑑,都是隱患。
顯然,王言並不在意。
眼見眾人沒有反對意見,王言問道:“人員、行程定好了嗎?”
老祁廠長回道:“本來就是定了你回來我們就走,一共八個人,咱們廠裡去三個,鞋服廠去兩個,縣裡去三個。”
“別忘了買點兒樣品回來,千萬別過於節省,是考察去了,不是遭罪去了。腰桿要硬一點,脾氣也要大一點,不然那邊以為咱們是鄉下來的土包子,瞧不起咱們,那就難辦事兒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小子找打,你還教育上我了。”
一時的,會議室裡笑鬧起來,氣氛還是很輕鬆的。
笑過以後,王言又安排了其他的一些工作,主要還是在織機的銷售上,其次是就今後的生產服裝的問題,進行生產車間的改建、擴建,並又一次的提出了汙水處理的問題。
“老李,這個事兒你負責,年前就已經定下來的事兒,到現在還沒有動靜呢。你是領導,能拍板,下邊人辦事還是不靈活。這次你親自帶隊,去找有關方面的專家請教,給咱們拿一套方案回來。
不要怕花錢,這是關係百年的事,不能我們賺錢,縣裡的人民群眾沒沾上光,還要因為咱們排放的汙水而傷害身體,那可真是喪盡天良了。”
“行,明天我就帶人去。”老李應聲點頭。
王言又囑咐了一下,別太節省,出門在外吃好喝好休息好。畢竟都是老同志了,也不容易。
隨後他繼續說道:“最近這幾天,我琢磨了一件事。咱們的帳上躺著上百萬,訂單還在持續的提高,我之前就做過判斷,兩三年之內咱們的織機不愁賣,效益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