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眾所周知,這是改天換地的大事。
到了一月份,經過了層層的理解與傳達,這才落實到了縣裡。
先是縣委開會,理解、領會各種精神,而後開擴大會議,傳達精神。而後由各種的頭頭腦腦,給分管著的一攤子開會,再傳達精神,明確指示,佈置任務。
王言就是在這一層的,這一次做出了發展經濟的指示,他們作為縣企的領導,自然是要被落實到的。尤其還到了年前,還有各種的總結會議,凡此種種,導致了王言這一段時間也是天天的開會。
先開全縣的大會,再開縣長組織的小會,開工商部門組織的大會,開工商領導組織的小會,他這邊領會了精神,再回去廠裡落實,先給廠領導開會,再給全體員工開大會,最後給廠裡的小組長、小領導開個小規模的會議,傳達明確的精神。
這一通的會開下去,似乎跟縣裡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沒什麼關係,儘管也已經給下邊的各個公社、大隊開了會,但人們對於這些東西,其實是不明白的,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幹,那麼最穩妥的辦法,就是維持原樣。
所以在最下邊,其實還是沒什麼變化,這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
王言對此很理解,理解人民群眾的想法,理解基層幹部的想法。他是沒什麼想法的,他只做自己的事就是了……
各種的會議開完,也到了年根兒。
這一天,紡織廠的職工人心振奮。因為廠裡發了年貨。
一大早的,就在食堂裡,吃完了早飯就拿一份走,人們吃飯的速度都明顯加快了。
“別搶啊!都排好隊!每個人都有,按人頭髮。”負責發放年貨的人,大聲的呼喝著。
有人飯都沒吃,先領了一份東西,這才去打了飯。
現在的早飯也比之前好了,提供了白麵饅頭,不過只是一人一個的定量。鹹菜也多了兩個,儘管還是一樣的齁鹹。
這人打了早飯回到坐的地方,沒好氣的說道:“去,別給我翻壞了啊,你自己領去不就完了,非得上我這翻來。”
那人哈哈笑:“人太多了,我吃完飯再去。都有啥啊?”
“你不都翻一遍了?”
“剛翻你就回來了,我就看這一兜子蘋果。”
“五斤大米、三斤白麵、二斤帶魚、一斤豬肉、半斤冰糖,還有就是一兜蘋果。”
“還得是咱們大學生當廠長啊,你瞅瞅,真大方啊。”
邊上有人插話道:“你以為叫個大學生過來就行呢?還得咱們王廠長牛。我這輩子沒服過人,就服咱們廠長。到現在也就仨月,咱們大傢伙的日子一下就過好了,哪個大學生都有這個能耐?”
於是大家又都對王廠長歌功頌德起來,開心的看著那邊排隊領年貨的熱鬧……
“王言啊,發的太多了。”老廠長苦口婆心,“有點兒家底兒不容易,不是這麼花的啊。你說平常的待遇都提高的不錯了,早上都吃仨菜了,當家你得知道柴米貴啊。”
王言大口的吃著飯,他們早飯是沒小灶的,都是一起吃,就是白麵饅頭有兩個,別的沒特殊。同樣的,能享受到兩個白麵饅頭的,還有先前王言同宋運萍說的那些表現突出的人。
他笑呵呵的說道:“老廠長啊,咱們給大傢伙發這麼多東西,賣兩臺機器也就出來了。但是大傢伙的精氣神是不一樣的,凝聚力以及幹活時候的熱情,那也是不一樣的。我們要充分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要吃苦耐勞,但是不能一直吃苦。
說到底,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為什麼?那就是為了消除貧困,為了讓大傢伙都過上好日子。你看看大傢伙的笑模樣,這錢花的太值了。咱們賺的越多,發的東西就要越好,大家對咱們紡織廠這個大家庭,才更有信心。”
“你不是都說了,現在是利用我們與國外的訊息遲緩在賺錢,等到外國人反應過來,一定會低價供應,那時候咱們怎麼辦?王言,咱們廠裡現在可是養著八百人呢。”
“判斷是判斷,實際執行是實際執行。你以為他們生產的多快呢?咱們全國各地都有紡織廠,他們不可能全部供應的上,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不是直接就斷了咱們的生計。而且我能研究出現在的機器,我就能帶人給他改進升級,不用幾年,外國人的技術都沒咱們的好。”
王言笑道,“那時候咱們還怕什麼?國外的人工成本比咱們高,運費也不低,咱們肯定佔優勢。國外可能不好賣,但只是做國內的生意,就足夠咱們一直富了。所以啊,老廠長,你就放寬心,我都有數的。就是再壞,能壞到哪去?大不了就是回到咱們之前的時候嗎。
而且現在國家要發展經濟,有意改革。我覺得咱們可以適當的邁大一些步子,比如我之前跟你說的,咱們直接並了鞋服廠,拓展業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說的好聽,往哪賣啊?縣裡也不是都買的起成衣,咱們卻要養著鞋服廠三百多人。”
“粵省那邊不是搞出口嘛,咱們可以先派人去考察一下,看看那邊幹得怎麼樣,然後咱們再做決定。”
老祁廠長皺眉不說話,陷入了思考之中。
王言說道:“這樣,等年後,咱們就叫上鞋服廠那邊的領導,去縣裡把縣長還有工商的都叫上,咱們一起開個會,集思廣益,討論討論。”
“咱們是跟著縣長走的,他肯定支援。可鞋服廠那邊,肯定是不幹的。”
“你錯了,老廠長,是鞋服廠的領導不幹,不是鞋服廠的職工不幹。現在全縣人民,有一個算一個,誰不想來咱們紡織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