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講了一下全過程,最後肯定的說道,“你父母對王言特別好,估計他們之後會給你寫信說的。”
蕭穗子驚呆了,雖然之前王言就來信問了她家的地址,但是她也沒有想到,王言見的如此突然,還是把她們家另外三口人都見全了,她弟還跟王言叫姐夫?王言還沒說別的?
看看劉峰,再看看後邊翻著東西的郝淑雯,蕭穗子紅著臉點了點頭:“我知道了,謝謝你啊,劉峰。”
“你們吶……哎……”劉峰搖了搖頭,想說又不知道說什麼好,想勸又不知道該怎麼勸,也就只能轉身走了。
蕭穗子當然聽出了劉峰最後話裡的意思,但是她全當沒聽見,愛怎麼想怎麼想,愛怎麼說怎麼說,糾纏兩年多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哪裡是說散就散的。
再者說,家長都見了,還挺滿意。
還有那個傻弟弟,算他表現好,知道叫人,回頭得對他好點兒,可不能再打了。
她一邊平復著心情,一邊翻看著親爹給她送來的東西……
另一邊的何小萍看著蕭穗子,劉峰迴來了,她當然第一時間過來的,所以剛才她也聽到了何小萍激動的話。
“劉峰,你說我爸什麼時候能平反呢?”
“給他寫信問問,之前在京城的時候,我已經連你的信,還有新抓的藥,又買了一些燻肉郵了過去,也不知道到了那邊還能不能吃。”
“你去我媽那了嗎?”
“去了,拿了不少的東西……”
兩口子在一起,和諧的碎碎念。
另一邊,郝淑雯、蕭穗子卻是已經跑到了一邊,一起看著王言帶回來的東西。開啟了糕點,嘗著味道,還給其他人分享著。
林丁丁抱著水杯,靠牆站著,有一口沒一口的喝,眼神幽怨……
王言當然並沒有閒著,在年前,他跑去了軍隊大院,見了郝淑雯一家人。沒見全,郝淑雯的家人比較多,她有三個哥哥,一個姐姐,自是都結婚了的,有兩個哥哥在外地,她是最小的,也比較受寵愛。所以去文工團,也是響應政策,不得不去。
他們一家人,同蕭穗子的家人沒什麼不同,對王言的都很好,很滿意。郝淑雯自然在信中也寫了許多他的好話,是早都知道的。見了人不錯,自然早早定下來就很好。
但是沒有從王言的嘴裡聽到準確的承諾,就又都不很滿意了,感覺差點兒意思……
自從撥亂反正開始,一些‘新’便萌了出來,一些變化也顯了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連時間也好像一下加快了許多。
王言的‘11軍’發表了,仍舊收穫了各界人士的讚揚,銷量仍舊十分好,儘管這跟他沒什麼關係。這兩本書,奠定了他在文學界的地位。
寫完了書他也沒有閒著,還是日常的寫著‘中國英雄’系列,弘揚國家、民族英雄,他寫的東西群眾也愛看,那就多寫嘛,讓人們瞭解瞭解英雄。
另一方面,來一趟軍政大學,還是學著政治,他總不能沒成果。所以他寫了一本軍隊方面的書,是對於過往的兩年時間,他在昆明軍區進行演出,同戰士們以及各級領導們接觸,以及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而來的感悟,一定程度上探向了‘理論’方面。
但並不是純粹的理論,那不是他該寫的。何況他才二十三歲,穩定就必然會講資歷,他是沒有的,但他有水平。
全書論述了他個人認為的軍隊政治工作的開展和方法,寫了國防現代化的相關內容,說了對於軍隊現代化建設的一些思考,從思想層面,寫到他了解的技戰術,以及他了解的武器的問題,並同歐美等西方世界做了橫向對比,同時思考了未來的戰爭方式,展望了一下中國未來的軍隊模樣。
這是一本很雜的書,所以它的名字叫‘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我見’。
他故意寫的雜,但可不亂,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分成了好幾個大的模組。全書五十萬字,正合成書之時建軍五十年。
寫出來之後,還是造成了一番內部轟動的,畢竟他有水平麼,書又寫的清楚明白,全都是有的放矢。不過人們雖有遠見,但困於現實,還是有許多質疑聲音。
在王言結業之前,軍政大學針對他寫的書,專門開了一個大會,一票校領導以及各種的講師、學員,總之全是首長,他們坐在臺下。他則是站在臺上,首長們針對他的觀點提出各種疑問,王言則是做著解答。有人專門在旁邊進行記錄,之後要經過整理送到軍委。
也是這一次的大會,讓人們對王言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自然也更加的重視。
之前是總政要王言,這一次換成了總參。
王言當然拒絕了,因為他去了也沒什麼用,又不讓他做主推動軍改,去了總參也沒意思。當然他肯定不能這麼說,說的是他的能力不足,都是他個人的一些淺見,去了總參也無法發揮什麼重大作用,反而是在文工團,他可以給戰士們演出,繼續創作一些好的作品云云。
如此也就這麼過去了,打了揹包,收拾東西,坐上了回返蒙自的火車……
喜歡影視世界從藥神開始請大家收藏:()影視世界從藥神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