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王言並不缺基層官吏,因為十八年過來,高素質的人才沒有多少,但是能寫會算的人卻是培養了很多。沒有誰天生就是當官的,工作乾的多了也就能勝任了。
唯一有問題的一點,就是東北的人比較多,其次是幽州,再次是冀州,跟他對各地的統治時間成正比。可以想見的,以後的中層官員,東北官員也將是最強大的一股力量。
不過這都是發展中的小問題,其他地方的人才後續也會出頭,再加上東北的官員自己找死,一點點的就會迴歸到正軌。這一套操作,王言是很熟悉的。
這也是沒辦法避免的事,跟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用的都是老家的人一個道理,他起家的時候,就是卷席的幽州百姓,跑到了遼東安家,後來又融合了烏桓人,在人才缺乏的時候,用他們頂上。而隨著發展壯大,他們也是愈發走高,而後自然團結一個地方的人,也就成了一股政治勢力。
勢力的建成,天生就是為了謀取共同的利益,他們有意無意的,便會擴張影響力,這都是正常的,殺幾批就好了。
劉備治下的豪族早都知道了風聲,他們也沒有想到,還不等他們綁架劉備投降曹操呢,這個該死的劉大耳就投了王言,還十分快速的派兵過來交割權力,要對他們趕盡殺絕。
實在是太不講究了,枉他們以前那麼掏心掏肺的支援劉大耳。但是他們也沒辦法,王言的手段實在酷毒,他們害怕的很,一個個的罵罵咧咧的全跑去投奔了曹操。
而交割了權力,幫助穩定了局勢以後,劉備帶著關羽、張飛,麋竺、孫乾、簡雍等人,收拾家底兒,帶著家人,浩浩蕩蕩的往洛陽過去。
這時候,已經是又一年春。
劉備一行人是搭乘著比他當年在徒河看到的戰船還要更加龐大的戰艦,渡過的長江,於廣陵下船,而後往西北,穿越豫州,直達洛陽。
不必日夜操勞琢磨,劉備一下便放空了心神,整個人一下輕鬆,所以他並沒有很著急的趕路,就這麼溜溜達達,不慌不忙,十分從容的緩慢行走。從春耕開始,一直到春耕的尾聲,才終於到了洛陽。
當年黃巾亂起之時,他帶著兩個好弟弟來過豫州,對這邊並不陌生。甚至有些地方,他當年就在那打過仗。
但如今一路過去,早已物是人非,再不是他午夜夢迴的那個豫州戰場。
沿途所見的村莊,全都是青石磚瓦帶著透明琉璃窗的房子,小路蜿蜒其中,周邊盡是大片大片的農田。田地之上,都是笑著勞作的百姓。再沒有衣不蔽體,人們全都穿的體面。縱然有沒衣服的,那也是人家幹活太熱,打了赤膊。
人們耕地用的還是如今已經推行天下的將軍犁,牛馬人都有拉犁的。不出意外的,他又看到了軍隊幫忙耕種的場面,他們用的犁是一排十餘個犁頭,連在一起的。精壯計程車卒們打著赤膊,喊著口號,耕作的速度十分快。
士卒是笑著的,百姓們也是笑著的。
村子的小路,連線著寬闊的大路。不過可能是才建設的關係,可以看的出來大路並沒有修完善,有許多的材料砂石堆積,路上也不時的就有泥坑。一會兒好走,一會兒不好走,十分的惱人。
縱然如此,這路上也不時的就能看到運送物資的車隊,經商的商隊,快馬奔跑的騎士。由此便能夠看的出來,現在的豫州是有多麼的繁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帶著物是人非,以及對王大將軍治事有方的感嘆,劉備等一行人來到了洛陽。
這自然也不是劉備第一次來洛陽,早年遊學他便來過,討董之時他也來過,看著破敗的城牆,也是不禁的唏噓不已。
不過他就沒有如同張魯一般,問為什麼帝都的城牆都不好好修修,甚至他十分肯定,裡面皇城的城牆一定也是一樣的。
他笑呵呵的指著護城河上架起來的石拱橋,給不懂的眾人解釋著王大將軍的意思。
這是十分乾脆的行為,畢竟護城河上全都是吊橋。但是王大將軍就很乾脆,直接把吊橋拆了,修了寬闊的石拱橋,城門大開著,一夥軍士軍容嚴整的站崗,隨意進出,沒有攔截。
一行人進了城內,這時候給他們的震撼要更加的大過先前張魯來時的冬天,因為天氣回暖,這裡有著更多的工地在開工,到處都是人……
在館驛安頓好,隔天,有人過來接著他們,騎馬走過朱雀大街,向著位於西北角的皇城過去。
皇城處在全城地勢最高的地方,也是城內最為高大宏偉的建築。在城內,但凡站的稍高些,就能看到遠處巍峨的皇城。而在朱雀大街上,則是一直都能看到。
現在的皇城,也不能說多麼有威嚴,因為一樣到處都是工地。
在一座寫著厚德的大殿中,劉備見到了盤腿坐在上首位置的王大將軍,他還是那個樣子,一身鬆散的素白單衣,隨意的用青碧玉簪插著頭髮。
和他記憶中在徒河的日子一樣,十餘年過去,大將軍沒有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