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走之後,這世界還是正常運轉,那麼再一次發展到兩千年後,身份證上絕對不可能是漢,而是‘華’……
幽州的建設繼續,袁紹與韓馥也收到了公孫瓚身死的訊息,這當然是王言讓郭嘉寫信告訴他們的,還著重表示了一下公孫瓚為醫學做出的卓越貢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兩方人都沉默了,因為王言做的太狠了,人死了不說,還要剝皮去肉給製成骨架,送到醫學裡讓人學習,怕是用不上兩年,骨頭架子都包漿了。
當然他們不是害怕,只是對於王賊的狠戾,與狼子野心有了更深的認識。最主要的還是十稅一,這有些不講理了,這是階級敵人。
只不過迫於無奈,他們也只得跟著一起十稅一,當然還是有很多方法研究的,這方面他們這幫大地主是專業的。畢竟以前還三十稅一呢,也沒見誰享受到。反正只要穩定住百姓,稍稍的生活好上一些,不讓他們亂走動,不讓他們知道王賊治下的真實情況,那就能消了現在境內不斷想著往幽州跑的百姓。
這就是話語權,以及宣傳的重要性。時間長了,就沒人把遼東當回事兒了,只當是假的,沒人再惦記。繼續安於現狀,勤勤懇懇的耕作,一年到頭吃不上一頓飽飯。
另外一方面,王言還開放了通商,約定只要商隊不刺探情報,不亂說話,那就不能隨意殺人。
都知道要打仗,也都知道現在打不起來,所以不論是袁紹、還是韓馥,罵了一通王賊之後,默契的選擇了留一部分兵力在邊地警戒,剩下的全都撤了回去,開始組織生產。
同時袁紹也開始了圖謀冀州之事……
薊縣將軍府,王言看著郭嘉送過來的信。這是袁紹寄過來的,為的就是之前郭嘉去信說的佯攻韓馥,給韓馥上壓力,幫助袁紹入主冀州。
原本就是這麼個流程,不過是袁紹鼓動公孫瓚,兩家一起攻打韓馥,公孫瓚實在,也是真想進步,確實打了。但是袁紹有佈置,公孫瓚這邊一打,那邊韓馥帳下謀士就勸他,說他幹不過公孫瓚,袁紹有能耐,把袁紹請過來可以解危局,然後就是韓馥跑去投奔了張邈,因為袁紹來使,韓馥疑張邈要殺他,自己在廁所自盡了。
“奉孝以為,吾當如何?”王言笑呵呵的問著郭嘉。
手下人還是太單薄,不像別人,一有點兒什麼事兒,拉出來一排謀士。不過謀士多出豪族之家,像郭嘉這樣野生的實在稀少。他王某人來這,說穿了這幹豪族麼一件事,想要很多謀士有些不現實,很多人大抵寧可死也不給他打工。倒是武將差一些,這個是看體格的,也看天分,跟豪族關係不太大。
當然他也不是沒有人,邴原、管寧都是人傑,只不過他們在地方治政,都是一郡太守。相對來說,謀劃不太重要,他自己就行,主要還是在發展民生這一塊,有能耐的得給更大的舞臺,整天跟他身邊出謀劃策,實在浪費。郭嘉也是如此,不可能一直在這當從事,還是要下放地方。
“此舉不妥,兩家相爭才好。”郭嘉搖著頭,簡單明瞭,“或可把此信送與韓馥。”
“便如此安排。”王言點了點頭,把信扔給了郭嘉。
他怎麼可能給袁紹打白工呢,要說先騙點兒糧食,那也是刮老百姓,他也不是太缺。而且另一方面來講,還相當毀信譽。
他現在信譽還是不錯的,要不然先前兵圍薊縣城,劉虞也不會出城跟他說話,這就是名聲的重要性。儘管人家不講究,過來要殺他,那就是另外一碼事兒了。
所以如果這一次他收錢不辦事兒,耍袁紹一通,以後再跟別人通訊,說真話人家也不信了,對於以後多少還是有些影響的。
至於冀州到底歸誰主宰,還是那句話,他就不在乎。
現在他有更重要的事,春耕結束,很多事都要展開。徒河終究偏僻,而且政治經濟中心已經轉移到薊縣,那麼醫學以及文昌閣等等,肯定是要轉移到薊縣的,為的就是方便交流,他也好隨時掌控進度。
不過也不能斷了遼東的根基,所以那邊會留下一些人,單獨發展,做一個分割。就好像現代大學一樣的道理,每個地方都得有個大學,方便培養地方人才。再說現在還有個距離的關係,遼東的學生,要是跑到幽州來進學,那成本太大,倒是可以來進修。
所以主力還是轉移到了薊縣,再以後,還會一步步的往南走,一直到洛陽。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海量的人才來實現。
除了這件事,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兩年前第一艘遠洋戰船下水,經過不斷的測試、調整,最終徹底定下了這一個階段的型號,在接下來的時間中,調派人力物力,一年多又造出來四艘新船。
正是這新建的四艘船,趕著溫暖的春末,要出海遠洋,給大將軍尋找夢中天授之良種……
喜歡影視世界從藥神開始請大家收藏:()影視世界從藥神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