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其它小說 > 影視世界從藥神開始 > 第八四一章 太史慈來投

第八四一章 太史慈來投 (第1/3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快穿之大佬她每天都在崩人設 三丈雪滿頭 娛樂圈第一神婆 穿成炮灰千金?斷絕關係直接下鄉 重生1958:獵豪把妻女寵心尖上! 山溝皇帝 精靈之競技大師 所有人都知道劇情,除了我 指染天下之傾世帝王姬 靈神武尊 惡魔丫頭,別鬧! 無限幻想都市 絕世妖凰:仙尊大人不好惹! 獵戶寵妻日常 [娛樂圈]過敏體質 九零長女有點蘇 無限進化御獸 從殺詭異開始修仙 凰約 穿書惡毒女配的學霸路

蔡邕的到來,沒有出乎王言預料。

人是中平二年西曆185年)秋到的,名是中平三年春廣傳漢地的。從那時候開始,便陸陸續續的有人往遼東來求學。

其中值得稱道的,便是名士邴原與管寧來遊學避難。此二人與名士華歆合為‘一龍’,就是說這三人加一起是條龍,在東漢文壇有名聲。華歆為龍頭,邴原為龍腹,管寧為龍尾。

華歆和管寧的段位都不低,他們倆跟盧植、鄭玄等當今大儒是同門師兄弟,其中管寧還有個成語,叫‘割席斷交’。說管寧和華歆倆人讀書,有達官顯貴路過,華歆看熱鬧去了,管寧不願意,就把席子割成了兩段,說‘汝非吾友’。

邴原當然也不差,是屬於曹丕的班底,多有倚重。若不是邴原死的早了些,待到曹丕上位,這種潛邸舊臣,自然是飛黃騰達。

除了這三人,還有名士王烈,聞聽遼東為樂土,又有大儒蔡邕在此,也來此遊學避禍。他師陳寔,這也是相當牛的一代大儒,還是混潁川的,那裡的名人多如牛毛。樑上君子、先見之明,都是從陳寔這來的。後來,老曹曾多次徵辟王烈,只不過因為公孫度的關係,沒放他走,最後病死遼東。

這些人都是原本就來遼東的,不過那是在公孫瓚當了遼東太守,仁政廣傳海外,這才使得許多人去遼東避禍尋清淨。有人想要亂世實現抱負,但總有人是想在亂世中保得家人平安。

但凡有點兒見識的,都能看出現在的大漢處在崩潰的邊緣,洛陽天子早已對天下失去了掌控。天下烽煙再起,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現在適逢大儒蔡邕避居遼東,甄氏又把王言這個出身黔首的黃巾反賊炒的沸沸揚揚,而且經過一段時間,新書的流傳訊息也廣為人知,文房之寶的風雅,也被文人搞了出來,很多人都是想來遼東看看的。

一來做學問,二來看看書,三來也是實地走訪,瞭解一番王言這個黃巾反賊,名聲那麼大,到底是個什麼水平。

所以如同王大將軍所想的那般,遼東文氣愈盛。為此,王言專門抽調人力,用了兩年的時間,在徒河城東建立起了藏書閣,名曰‘文昌’。

這時候的文昌閣,已經不是先前王言規劃的那個了。工程更加的大,雖然算不上奇觀,但是耗用的人力物力,幾乎也是現在遼東能承擔的極限了。

之所以如此,當然主要還是因為目前的人力能種的地,已經開發完畢,再開墾更多的土地,現在的人力已經不足以支應。而且王言已經開放了市場,允許人們自由貿易,只對糧油鹽鐵等物資實行管控,做生意的主體是將軍府,其他的衣服、鞋帽、酒肆、餐飲、皮草、山貨等等已經全部開放。

主要的經濟中心就是徒河,其他城市也有貿易活動,只不過除了阜新以及襄平兩地,其他的地方則是差了很多。這是因為阜新、襄平是前出所在,外面都是沒有歸附的漢民以及烏桓人,不想走遠路,自然也就在這兩地進行交易。

但是王言也有限制,因為商業流通,造成人員流動,驗傳這種古老有效的制度自然也被應用,小孩子都得有身份證。而且他造紙、印刷技術高,想仿製身份證那是不可能的。同時禁止商人北上,只能讓北邊的人過來貿易,交易還是用將軍府印發的紙鈔,對北方進行經濟控制。

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王言調動了民力,給他們發工錢,搞起了建築。不止如此,現在的興修水利、修建道路等等工程,都是一直在進行的,也開始發起了錢。

錢的錨定是糧食,遼東的糧食這幾年一直在豐收,進口的糧食也堆積如山,很好的撐起了糧食的穩定。所以基建拉經濟,活躍治下經濟發展,也就成了必行之舉。

當然王言肯定是早都想到了這裡的,之所以換建築方案,還是考慮到了老蔡的意思。這個建築,老蔡提供了不少的思路……

文昌閣佔地百畝,用料為磚石巨木。考慮到採光的問題,沒有建為一體的宏大建築,而是蓋了三棟三丈三的高樓,合天地人三才。穹頂以及牆壁開窗,具是明亮的落地窗,其間雕樑畫棟,華麗非常。

三棟樓中間的一片地方,則是蓋了亭臺樓閣,遊廊水榭,又弄了許多辯經講學的場所,裝飾也是十分的高階、大氣、風雅。

王言掌握的竹簡,全都存放進了文昌閣收藏養護,這些都是原版書籍,全是手書,許多的竹簡,因為常常為人翻閱,都磨出了包漿,還是相當珍貴的。後來翻印的書籍,基本就如兩千年後的圖書館一般,用著一個個的書架,成排的放著。

就這個文昌閣的規格,以及裝潢的違制,已經足夠砍頭了。不過王大將軍雖然是遼侯,但誰也沒拿他當侯爵看,都是看反賊呢,他哪在乎那許多。

文昌閣當然也有不足之處,那就是為了室內的採光,弄了許多玻璃,即便再有通風之法,夏秋之時也是熱極。當然在製冰之法的加持下,這也不算什麼問題,花不了多少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總的來說,還是十分不錯的。

王言要做的工作,就是每日接見一下來遊學計程車子,聊聊天,探探虛實,淺淺的給灌輸一下他的想法之類的,正經的王大忽悠。

士子南來,須先於館驛暫住,因為嚴格的執行驗傳制度,不是大將軍治下之民,是不能到處活動的。待到大將軍接見之後,才會辦理身份證件,給他們安排房子等一應事物,他們才能在遼東生活。

這是王言要對過來的人都有個數,若不然也沒有這麼費勁。他得知道誰來了,誰是什麼水平,以後考慮要任用的。

而安頓這些士子,往往他們就已經先欠下了一筆錢,有錢的自然無所謂,人家直接買地蓋房子。沒錢的,就得住王言提供的房子,那就得交房錢,一應生活,所耗頗多。總有支撐不住的時候,那時他們就要賺錢還債了。

初步的學生教材已經準備好,徒河已經開了八個學堂,六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孩子都得去學習。這個是屬於初步的培養班,目的只在於識字,以及初步的講一些仁義禮智信孝悌恭謹讓的道理,算是從小培養功德。

等到各種科目的教材完善,才會一點點的開始推廣教育。

教材其實很簡單,這主要在於統治者的目的,也就是王言的目的。他想要什麼樣的下一代,那就制定什麼樣的教材。

但是教材也很難,因為這涉及到文脈道統,現在王言開天闢地的要大興文教,廣開民智,並且還掌握著造紙、印刷之術,他這個大將軍一力推行,又捨得花費錢糧,那麼這事兒必然要實行。一旦實行,那麼必然名留青史。

這一點,跟王言是不是一統天下沒關係,因為史家是必定記錄的。遼東那麼多計程車子,不是沒有史家之人。雖沒有給王大將軍修起居注,但伴隨著大將軍的遼東史已經開始記錄。

那麼各個大儒就不得不考慮考慮這種事兒了,都想讓自己的文字錄入教材,供稚童學習,發揚自己的門派。所以現在不僅是遼東,整個大漢的文壇都躁動了起來。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清瀾劫 總裁把我認成救命恩人後 挫骨 惡魔老公,狠強勢! 我以南向西 女總裁煉成記 港綜世界的警察 背劍之人,獨斷萬古 重明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