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城衛軍團,則更像是一個臨時拼湊起來的軍團。
仍舊由唐景親自兼任軍團統領一職。
卻又一口氣任命了岳飛、郭子儀、常遇春以及薛仁貴四名副統領。
新組建的城衛軍團,除了原有的守備師編制維持不變,剩下的十萬大軍將被整編為鎮南師、鎮西師、鎮北師以及鎮東師。
分別負責鎮守長安城的一個主戰方向。
岳飛、郭子儀、常遇春以及薛仁貴四名副統領,分別指揮一個鎮守師。
師下面的旅帥。
同樣也是從龍驤軍團、天策軍團臨時借調。
更像是一種戰時機制。
岳飛、郭子儀眾將卻是心甘情願,他們之前還擔心,面對百萬聯軍來襲,長安兵力稍顯薄弱,存在失敗的可能。
現在。
有了這十萬大軍,長安城守住的機率,至少又多了三成勝算。
“大人,有了城衛軍團,我之前的設想,是不是就能實現了?”郭子儀最是振奮,至今還惦記著,要搞防守反擊。
“那就要看,敵人給不給機會了。”唐景也不敢打包票。
畢竟戰場形勢瞬息萬變。
………
軍務會議結束之後,整座長安城再次變得忙碌起來。
大街上隨處可見入城軍士。
不僅是按計劃返回長安城休整的第一師、第二師、第四師以及近衛師,駐紮在門羅縣的第三師,也將退守長安城。
第三師一退。
臨時安置在門羅縣等待整編的六萬八千餘戰俘,自然也將一併回城。
各部的具體整編。
也都將在長安城內統一進行。
如此。
長安城內,便一下聚集了二十三萬餘大軍。
非常之壯觀!
為了安置各部,軍務署也是絞盡了腦汁,一邊儘可能地將長安城內的“無關百姓”疏散到尊龍國,一邊規劃營地。
像城內的軍馬場、種養基地、窯區、重工業區等等。
凡是有空地的地方,都被軍務署臨時徵用,用於各部搭建臨時駐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城牆周邊的空地、街道,更是被一排排的軍用帳篷擠滿,可又要開闢出專門的行軍道路以及運送糧草物資的通道。
既繁雜又專業。
而最忙碌的地方,則是超階新兵營。
要趁著大軍進城的契機,先是將十六萬餘一階戰士,悉數轉職為二階戰士;跟著,又要從二階戰士中檢測出可供轉職的“三階戰士”。
確保說。
龍驤軍團、天策軍團旗下的步兵師,各旅都要配置一個重灌步兵營。
光是轉職費用。
前前後後,就耗費六十三萬金幣之巨。
轉職完成。
唐景手裡的資金也被榨的一乾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