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肯定是有的。”
唐景主動打破沉默,“長安在阿茲特克聯盟境內落地生根,本身就是一件逆天而行的事情。眼下的困局,遲早都需要面對。”
他也沒指望說,長安能夠輕鬆抗住這一場空前危機。
真把阿茲特克五十餘萬領主當綿羊啊?
就算是一群綿羊,被逼急了,那也是會跳起來咬人的。
好在是經過這一次的討論,集思廣益之後,總算是拿出一個初步應對的策略,有了一個大致的框架,後續再隨機應變。
戰爭本就瞬息萬變,也沒辦法說事事都提前預料到。
“今天就先到這,咱們先把掃蕩三郡、遷移百姓以及整編軍隊,這三件事先做好。後續還有什麼好的想法與建議,再一起討論。”唐景主動結束議事。
“是!”
岳飛、秦霜等人領命而去。
………
3月9日,晴。
今天,註定會是要載入藍星史冊的一天。
不是因為長安。
全球公告——
“墨特聯邦領主波特在烈陽國境內建立附屬領地,且在三小時內未被攻佔,順利開啟墨特聯邦跟烈陽國之間的國戰…”
全球公告——
“西斯國領主卡卡在烈陽國境內建立附屬領地,且在三小時內未被攻佔,順利開啟西斯國跟烈陽國之間的國戰…”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墨特聯邦跟西斯國,竟同時向烈陽國宣戰。
肯定是早有預謀,彼此商量好的。
就是合著欺負烈陽國這個“老實人”,蓋因烈陽國素有“散裝之國”稱號,雖然頂著國名,內部的團結程度,甚至都不如聯邦或者邦聯制國家。
很多地方都是部落酋長說了算。
這一點,從烈陽國的行政區劃就可見一斑,諾大的地域,竟只簡單粗暴地劃分為北部、中部、西部、東部以及南部五大行省。
一看就是散裝的。
蓄謀已久的波特,在沒有完全獲得聯邦內部支援的情況之下,為了增加勝算,最終選擇拉著西斯國一起幹,以此分攤來自烈陽國領主的仇恨值。
雖然這樣做,也會一併分攤獲得的國戰之光加持。
為了平衡“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國家,單刷一國,同時對某一國宣戰”的情況,系統規定,被入侵國家的“國戰之恥”不因多國入侵而互相疊加。
就高不就低。
開戰國家享受的“國戰之光”,反倒是要大打折扣。
即,兩個國家先後對同一國宣戰,“國戰之光”效果除以二;
三個國家先後對同一國宣戰,“國戰之光”效果除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