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如何能夠攻破?”
“攻不下這兩座城池,那長安的發展,就將被永遠鎖死在海灣郡南面,那不足兩萬平方公里的地界。”
“後續就算能夠想辦法招來流民,又拿什麼土地來安置呢?”
“領地還要不要升級了?”
“與之相對的,在雙方對峙期間,全聯盟的領地還在不斷升級、發展,領民越來越多,可供挖掘的戰爭潛力也越來越大。”
全聯盟五十萬座村級領地,每座領地新增一名戰士,那就是五十萬大軍。
“越往後拖,聯盟就越立於不敗之地。”
“還怎麼輸?”
越說到後面,羅格斯越是擲地有聲。
“長安不是有戰艦嗎?如果走水路,不就可以攻擊沿海的卡那郡,跳出我們設定的包圍圈嗎?”蓋爾也不是好糊弄的。
“這有何難?”
羅格斯更自信,“就算卡那郡被長安攻克,中間隔著海灣郡北部這麼一顆釘子,長安又要怎樣才能實現對卡那郡的經營?”
古代戰爭,為什麼要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地攻克?
就是因為城池充當了樞紐作用。
只要聯盟在海灣郡北部建立城池,駐守大軍,就能對長安實現有效牽制,隨時威脅到長安外圍,阻止其對外擴張。
“再者說了。”
“長安雄城只有一座,長安即便是打下卡那郡,想要建造新的城池,又需要多長時間?聯軍隨時可以對其襲擾,破壞其建城計劃。”
“這倒也是。”
蓋爾終於是被羅格斯說服,“我會將你的方案,報給聯盟領主們集體討論。但是,您最好不要報太大的期望。”
“我知道。”
一說到這,羅格斯的情緒也變得低落起來。
所謂集體決策,人數越多,就越難以達成共識。阿茲特克聯盟擁有六十餘萬領主,想要達成共識,就更加的難如登天。
最後做出的決策,往往都是被情緒所左右。
聯軍戰敗之後,阿茲特克領主們的復仇情緒空前高漲,所以才會趨於同意,格蘭特提出的“百萬大軍”瘋狂計劃。
某種意義上。
格蘭特提出的計劃,本身就是在有意迎合這股情緒。
相較之下。
羅格斯提出的“築城計劃”雖然更加的穩妥,但明顯不符合眼下的情緒。
很難在聯盟層面獲得透過。
喜歡全民餵養,我直接躺贏請大家收藏:()全民餵養,我直接躺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