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仍由長史鄔先生主持。
一上來,就宣佈了一系列人事調整。
鄔先生卸下兼任的綜合司司正一職,轉而由上官婉兒擔任,也讓上官婉兒坐實了唐景大管家之職。
唐學謙擔任科教文衛司司正。
崇賢館九子之一的曾懷,擔任軍務署旗下,後勤司司正一職。
軍務署下設參謀司、軍情司、兵役司以及後勤司,署長秦霜兼任軍情司司正,剩下三司都是副司正在主持工作。看書溂
至今日起。
後勤司總算是有了一名真正意義上的主官。
除此之外。
領主府還將增設稅務司、提刑司以及監察司。
稅務司,主要負責稅收以及有關非稅收入的徵收管理工作。跟之前設立的財政司,雖然職責聽上去有些類似,但其實並不相同。
簡單說。
稅務司只負責稅收徵收工作,職責相對單一。財政司乃是領地財政大管家,負責管理各項收支,編制預算,制定財稅發展規劃等一系列事務。
一個只負責收稅,一個則負責領地資金使用管理。
顯然財政司的職權更重,但伴隨著領地商業發展,稅務司的存在也非常有其必要。
算是一種財稅分離的手段。
提刑司,主要負責審判等刑名事務。
配合之前設立的治安司,一個負責偵查、緝捕,一個負責審判,避免將權力集中於一個機構。
監察司,主要負責對百官的日常監察。
這跟之前設立吏部司的初衷是一樣的,伴隨著領地吏員數量激增,當然有必要設立類似的監察機構。
不能指望誰都自覺不是?
任命崇賢館九子之一的李敏,擔任稅務司司正一職;擅長刑名事務的鄭紀,擔任提刑司司正一職;為人剛正的趙勉,擔任監察司司正一職。
每個職位,都對應他們各自所擅長的領域。
由此。
領主府就將由之前的九司一署,擴編為十二司一署。
十二司主官中,原住民七人,異人五人,原住民主官人數首次超過異人,成為領主府旗下各司主官的中流砥柱,極大地平衡了異人在領主府“一家獨大”的勢頭。
鞏固了唐景權柄。
除了領主府的人事調整,各縣的縣令人選也都已經被提前圈定。
長安縣,縣令方岳;
登頓縣,縣令沈庭;
門羅縣,縣令陳蕖;
華金縣,縣令郭允道;
馬科姆縣,縣令蔣璟。
五縣之縣令,分別由崇賢館九子中的剩下五人擔任。
絲毫沒有給異人留機會。
也不能說完全不給機會。
至少,各縣縣衙下設的機構主官,因著長安原住民人才依舊短缺,仍舊是以聘任異人為主。對於有心於仕途的玩家而言,長安,仍舊是最佳選擇之一。
………
宣佈完人事調整。
會議才進入真正的主題——討論對一百五十萬新增人口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