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
鄭一民點頭應下,“如果是這樣,建設司可以吸納約三萬領民。”
“三萬…”
是不少,卻還不到新增領民的十分之一。
唐景拿目光看向商業司司正趙豐,後者會意,起身說道:“雖然玻璃廠等建成投產,但工人是提前培訓好的,最多隻能再吸納三五千人。”
更是杯水車薪。
“那有沒有什麼解決辦法呢?”唐景問。
“有的。”
身為司正,趙豐當然不可能只提出問題。
“除了想辦法增加更多的工廠、作坊,最好的辦法,就是大力發展餐飲、零售、文化娛樂等服務業,後者可以提供大量就業崗位。”
服務業作為第三產業,地位絕對的舉足輕重。
而如今的長安,商業乏善可陳,服務業更幾乎就沒有,從另一個角度講,也更具備發展的潛質。
“就是說,還是要邀請玩家來長安投資經商?”唐景眼中意味莫名。
沒記錯的話。
趙豐剛上任的時候,就提出過同樣的建議。
“不止是玩家。”趙豐卻是面不改色,“對於原住民中,有那個手藝又有意願開店的,領地當然也是一視同仁。”
“那就先從原住民中開始,之後再考慮對外招商。”
身為領主,唐景對原住民自然更偏愛一些,並不希望說,長安城的很多生意被玩家霸佔,進而擠壓原住民的晉升渠道。
那絕非什麼好事。
“好吧。”
趙豐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沒有反駁。
轉了一圈,關於如何利用好新增勞力的問題,還是沒能得到很好解決。
“諸位還有什麼好辦法嗎?”唐景掃視一圈。
“咳。”
農業司司正孫忠達終於開口,道:“大人,戲水灣的海灘足夠長,完全有條件建立曬鹽場,為領地新增一項產業。”
他都是實地考察過的。
“孫司正的提議不錯,戰後就可啟動。可問題是,眼下要怎麼辦?”隨著大戰在即,所有領民都被迫遷入長安城,農業活動根本就無從展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三十餘萬人擠在城裡,總不能天天吃乾飯吧?
“大人,我有一個想法。”
鄭一民再次發言,“是不是可以適時啟動人工湖、護城河以及水渠的開挖、建設工作?這個並不是磚瓦供應的影響。”
長安城作為一座雄城,城內不可能沒有水系。
內城、外城都規劃有護城河,再用水渠勾連內外護城河,以數座人工湖作為蓄水池,共同組成一個穿城水網。